•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评论
  • 5:金融机构
  • 6:时事
  • 7:金融
  • 8:广告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信息披露
  • B8:专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海外
  • C11:基金·私募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研究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互动
  •  
      2008 年 1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4版:基金·基金投资
    私募清盘 危险信号还是森林法则
    群众当家
    要重视对通胀的判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清盘 危险信号还是森林法则
    2008年01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史丽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周宏

      

      1月2日晚,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关于清盘旗下5只私募信托产品的公告,成为上周基金业内的最大新闻。

      作为最早启动阳光私募信托的管理人,赤子之心总经理赵丹阳在公司网站上发布的致投资者的信中提及了清盘原因:“今天,就我们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我们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强劲也许会持续很久,经过慎重考虑,并和两个信托公司沟通后,赤子之心作为顾问的所有信托将尽快清盘。将投资款返还给投资者,便于投资者自由把握未来投资机会。”

      这一条消息同时把更多眼球从公募基金带向了私募基金,一个刚刚启动正在不断兴旺的行业,怎么出现了清盘的事情?这是私募信托产品走向艰难的危险信号,还是行业内生存劣汰的森林法则的表现呢?

      

      清盘不是坏事

      仅就赤子之心对外宣布的情况看,这是一个正常的基金经理的行为。

      当一个基金经理或者投资团队,认为市场超越了个人的能力理解范围,已无力实现原先的对投资者的承诺的时候,把资金还给投资人,应该是个相对负责的行为。

      看不清市场方向,但又把投资者的钱留在手中,一面让大把资产衍生银行利息,一面继续提取基金管理费,这才是不负责任的基金管理人的行为。毕竟,投资者把钱托付给基金管理人,是让他(她)们进行投资管理的,而不是代存银行的。

      如果说有什么不正常的话,就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环境中,在资产管理行业存在一股追逐管理规模胜于业绩的风气的时候,这样合乎投资理性的事情比较罕见,因为罕见而有些“反常”。

      当然,如果深究的话,我们还可以问一下,就是赤子之心为何在今年年初才决定返还投资者的全部资金。因为根据“致投资者的信”中,基金经理在3500点已经实现了的收益,大致是2007年上半年的事情,此后的大半年中,赤子之心信托业绩平平,严重落后于同业。对于基金持有人来说,更早获得资金返还,是个更好的结局。

      

      清盘不是趋势

      不过,总体看来,私募信托产品的旺盛季节并没有过去。

      就在赤子之心宣告清盘信托的同时,同样托管在深国投的星石4期、5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客户见面会宣布将于周末进行。这表明,继续有新的资产管理公司涌入阳光私募这块“热土”。

      而从投资角度考虑,每个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风格、适合的市场阶段也不同,覆盖的公司范围也不同。赤子之心认为不能理解的市场阶段,对其他公司来说未必不适合。赤子之心挖掘不到“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投资标的”,其他管理公司未必没有办法覆盖到。

      仅就理念而言,有清盘信托同时有新发信托,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机制,只有进入没有退出,除了市场面临系统性大机会的特殊阶段,似乎只能说明这个行业没有形成一个正常的进入退出机制,行业中应有的筛选功能并没有出现,存在一哄而上的苗头。

      

      清盘的提示

      当然私募信托清盘的出现,也提示整个投资者,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同的投资者群体之间,不仅在市场的热点发展上分歧很大,甚至对于市场的总体方向都开始出现不同的意见,这不能不令人关注。

      今年开市的首个交易周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基金持有的重仓股和市场大部分股票的表现出现悖离,这个情况在2007年初曾经出现,而在2008年,类似的一幕再度上演。

      有意思的是,赵丹阳管理的信托产品其实并不是私募信托清盘的第一次,2007年年初,托管于上海一家信托公司的一信托产品,因为净值波动过大,而被清盘。而今年这个情况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