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
活动策划:柯鹏 唐文祺
主持/整理:唐文祺
嘉宾: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丁健
日前,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表示,对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改善,要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的供应,同时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增加限价房,以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与此同时,为了要形成调控的社会预期,建设部明确要求各地在今年1月底之前公布2008年度的住房建设计划、3月底之前公布2009年度的住房建设计划。在解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扩大供应量的背景下,楼市走向如何?本周的上证第一演播室请来权威专家,为大家进行解读。
楼市调控形成“预期性”
主持人:建设部要求各地尽快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具有怎样的意义?
丁健:对于过高的房价,建设部开始强调关键要形成调控的“社会预期”,并通过具体的时间表来体现。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处于各方博弈状态,其中既有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还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职能部门之间的利益角斗。因此,对于调控的社会预期性,更多的是给予社会一个“打压房价”的预期性。我认为,关于“预期性”的操作,更多应该着力于达到信息对称,但政府效率毕竟有限,之后的政策配套可能不一定会如人意。因此,这种预期性会产生如何的效果,还需拭目以待。
去年的24号文提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观点,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点在于,将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提上日程。我认为,解决目前房价高企不下的主要方式,是需要将市场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实行分离,这会使得供求关系结构变化,使房价发生变化。
解决多层次需求是关键
主持人:此次建设部要求住房建设计划重点明确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等各类住房的结构比例、建设规模,这种涉及各层次住房的规划体系,能否解决问题?
丁健:我觉得,单单以“名称”来划分是不够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问题都会出现。比方说,有的人目前收入5000元/月,按照相应标准,可以适合入住“两限房”。万一以后升职加薪了呢?到月收入8000元了,这种变化就很难协调。“怎么卖”会是个难题。
按照我的观点,房地产市场还是解决保障和商品化运作两部分同时进行。比方说,在上海,我提出过,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在60万户左右,就重点通过保障手段解决这部分人的居住问题;其他的,则采用市场经济运作就可以了,同时通过税收调控,应该可以解决房价问题。
保障、监控双管齐下
主持人:您认为住房建设计划的实行能否妥善解决房地产市场的相应矛盾?
丁健: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处于流动资金过剩的宏观经济大背景之下。说得通俗点,钱都在老百姓手里。如果通过行政方式来调控市场,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毕竟目前的调控背景与从前是不一样的,加上资本有其逐利性,如果对经济性行为控制过严,可能会引发两个后果:一是大资本开始外流;二是老百姓的资金从楼市转向股市,一旦股市也出现问题,那就会产生“拐点”了。
而且,政府在考虑过程中需要兼顾政策操作成本这一问题。在监管等方面,都会需要相应的人手投入,这部分成本怎样控制?这都会是日后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