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路演回放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版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1 月 1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
    观望情绪“迷乱”上海房贷新年走向
    央行上海总部:
    完善金融协调发展组织框架
    地方政府“游说”信贷额度 “从紧”或遭多重博弈
    央行上海总部:正确处理“从紧”
    与各地发展经济热情关系
    工行电子银行
    去年交易额首超100万亿
    中行报告:1月或再调存款准备金率
    深圳个人住房贷款审慎开闸
    光大银行财富中心首现杭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地方政府“游说”信贷额度 “从紧”或遭多重博弈
    2008年01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晓冬
      与银行的资金可以做到主动控制不同,企业的信贷需求则相对刚性。与此同时,各地一些新增的项目也使资金缺口更加扩大

      在中国货币政策十余年来首度转为“从紧”之后,一向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发展本地经济的地方政府正在产生不小的“焦虑”。年关岁末,他们开始频频召开银政座谈会或者一对一拜访,对那些手握信贷指标的银行进行大力公关。

      ⊙本报记者 谢晓冬    

      

      “信贷紧缩紧张的首先还是地方政府,我们倒还其次。”昨日,一家股份制银行南昌分行的行长对记者表示。几天前,他刚刚参加了由当地政府组织的银政座谈会。当地相关负责人一方面对“从紧”货币政策表示了理解,另一方面则提出,“与会银行能否多想想办法,加大对当地的信贷投放力度。”

      这并非单一的现象。记者昨日从全国多地采访获悉,在中国货币政策十余年来首度转为“从紧”之后,一向主要依赖银行信贷发展本地经济的地方政府正在产生不小的“焦虑”。年关岁末,他们开始频频召开银政座谈会或者一对一拜访,对那些手握信贷指标的银行进行大力公关。

      与此同时,各地银行亦从自身业绩发展,纷纷向总行积极申请指标,谋求在固定信贷总量盘中谋得更大份额,或者与其他银行开展多种合作,寻求在最终不违反信贷增量控制的变通措施。诸此种种背后,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仍存悬疑。

      

      地方政府“游说”银行

      “各银行一定要统一思想,千方百计扩大贷款规模,促进岳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在上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从紧”之后一周,湖南岳阳市政府专门召开市内各银行负责人举行座谈,该市常务副市长郭振斌在会上做了上述讲话。

      岳阳市委机关报《岳阳晚报》对此做了报道。报道引用郭振斌讲话指出,目前岳阳贷款增幅和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总值的比重仍然过低,这与岳阳市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在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下,各银行要坚持“一手抓银企对接,一手抓向上的审批力度”,扩大信贷规模来满足当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不只在岳阳。在厦门上月27日举行的资金与项目对接会上,该市发改委组织了当地l6家中资银行和l5家外资银行与市政府130多个项目进行了洽谈。政府鼓励商业银行通过银团带贷款、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争取信贷空间,为当地优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广东,常务副省长钟阳胜上月底亲自率队,带领省内各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有关负责人对粤东四市进行了巡回深入调研,考察各类项目,号召金融机构“重新认识粤东”,给予粤东科学发展以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四川,政府建议监管部门督促指导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积极主动向总行争取信贷总量,保持有效满足四川经济建设需要的合理信贷增长;千方百计盘活信贷存量,提高贷款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

      “一般来说,政府正在放弃直接的行政干预,但仍会对你提一些要求。作为商业银行你当然可以坚持自身的原则,但从本地长远发展计,你不得不认真在其中仔细权衡。”兴业银行西部地区一位分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他进而强调,随着现在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重新输理和维护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日益重要。“这样,有时候你可以吸收到政府的财政存款,有时候也能拿到比较好的项目。现在国家的调子是‘从紧’,但不可能一直这样。所以你必须认真考虑政府的意图。”该人士说。

      

      信贷指标博弈

      “现在我们分到的指标比较少。但今年这里我们确实有一些优质项目,我们现在看能不能再打报告,可以调剂一下。”中行江苏某地一位支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尽管2008年刚刚过去了一个星期,一些国有大型银行的基层负责人已经开始为受控的信贷指标感到忧虑了。

      中行总行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每年在年初都会做一个信贷投放规划,并在全国各地分行之间进行预分配。分配的原则将基于各地往年的信贷投放情况,业务发展潜力以及总行的地区发展战略。“以前监管层对总量控制的不是很严,各地的规模弹性也相对比较大,今年一下子严了起来,各地之间的调剂估计也会很难。”上述人士说。

      不过,与银行的资金可以做到主动控制不同,企业的信贷需求却相对刚性。与此同时,各地一些新增的项目也使资金缺口更加扩大。这催生了各地如何获得更多信贷指标的想法。厦门市银监局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现在正考虑建议推荐特色优势项目,由各有关分行直接上报总行,进行“点对点”的项目与资金对接,争取总行的特殊信贷支持,而不用挤占当地的信贷额度。

      与此同时,各地监管机构开始鼓励本地银行开展业务创新,变相增加信贷额度,优先支持本地的重大项目。山西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在2007年通过与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银行做信贷转让,实际超过信贷预控规模的几倍。今年他们预计还将这样操作。

      另一方面,他们也与当地的产业规划部门、经济统计部门进行合作,对本地的经济和行业发展前景进行充分估计和预测,合力挖掘当地的优质项目,以期能从总行获得更多的信贷额度。

      “现在来看,初期的信贷控制应该是没问题的。但随着各地今年新一轮换届改选,新项目的上马,银行会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地方的融资需求压力。因为我们的直接融资市场毕竟还不发达。最后能否控制住还真不好说。当然就我们来说,主要是担心三四季度的信用风险问题,如果一旦经济周期逆转,企业资金链条绷紧,而来自信贷的行政控制依然很强,坏账届时发生的风险就比较高了。”上述兴业银行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