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行都希望能分享其中的机会。 去年,高盛与瑞银相继进入A股市场,分别组建了高盛高华和瑞银证券两家中外合资券商。进入2008年,作为中美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的成果之一,合资证券公司的审批重新启动。外资投行进军中国证券业务的步伐逐步加快,组建合资券商在外资的战略版图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瑞信昨日率先宣布与方正证券拟组建合资券商,目前正在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同时,摩根士丹利与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也都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门外急切地等待着。
据报道,摩根士丹利正计划出售所持中金公司34.3%的股权,此举并非出于资金需求,而是为在中国合资组建新的证券公司作准备。其实,虽然摩根士丹利持有中金34.3%股权,但在管理层面却未能发挥作用。据有关报道透露,摩根士丹利将与华鑫证券共同组建一家证券合资公司,目的是希望拥有新合资公司的控股权。
作为扩张战略的一部分,摩根大通也正在寻找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戈比·伯德鲁去年底表示,随着中国证券经纪领域重新向外资开放,预计将有多家外资投行进入这一领域,该集团也正在考虑入股一家本土券商。该集团希望参与A股市场业务,能为客户提供包括境内外上市、并购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投行与本土券商的结合具有相当的优势。本土券商在政府资源、客户关系、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外资投行在跨境业务操作上具有中资券商无可比拟的优势。
事实上,去年成立的两家合资券商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无疑给本土券商的市场份额以及经营管理理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去年,瑞银证券与高盛高华均出现在大盘新股发行保荐人前列,令具有传统优势的本土券商遇到了劲敌。去年,瑞银证券组建中国投行业务团队并真正开展工作不过短短八个多月时间,却一举成为去年A股投行业务的季军,仅次于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瑞银证券去年参与主承销了中国石油、中国中铁、中国太保和西部矿业等大型股份,承销金额近400亿元。高盛高华去年则位居国内券商IPO承销业务的第七位,参与主承销了中国平安和宁波银行,承销金额近1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