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前11个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9.92,同比提高21.6点。同期实现利润22951亿元,同比增加6418亿元,增长36.7%,增幅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比去年1-8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717亿元,同比下降17.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61亿元,增长30%,提高6.1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高速增长
从主要行业来看,工业企业效益增幅均保持两位数以上水平。其中,建材、冶金、医药、机械行业利润增幅超过50%,煤炭、电力、轻工、烟草、纺织行业利润增长36.9%-49.1%,有色、石化、电子行业利润增长16.3%-28.9%。
长江证券分析师时伟翔表示,从企业综合效益指数来看,工业企业整体营运能力处于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且不断提高。而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净额的同比增长速度来看,应收账款净额增长速度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这反映出企业间业务往来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而从产成品资金的增长速度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公司销售单位产品所需的存货数量逐渐减少,反映出公司营运效率的提高。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利润增长本身基数较高,所以去年1-11月份增速的小幅放缓显示工业企业的整体效益依然保持高位。”时伟翔认为。
中长期利润增速可能回落
但在目前良好运行态势下,我国工业企业2008年将面临出口增速放缓,原材料、能源价格继续上涨,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改革所带来的挑战。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林昌指出,工业企业当前良好的效益并不能化解市场对中长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的担心。2007年工业企业利润的高速增长,使2008年的利润基数相对要大,基数效应可能使同等条件下的利润增速下降。
另外,从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与产成品资金占用占比情况来看,已经分别处于周期相对高位,张林昌认为,未来进一步向好的空间不大。
张林昌表示,这两年工业企业利润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实体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但未来伴随本币升值进程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出口增速在回落,升值部分并不能完全转嫁给外国需求方;而固定资产投资对当前经济来说是需求项,对未来两到三年来说却是供给项,带来的是未来产能过大的压力。
时伟翔也表示,目前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升虽然在一定阶段内会促进制造业利润增速的高位延续,但是一旦度过“蜜月期”之后,PPI潜在的上升压力最终会在外部需求减弱背景下压缩工业企业的利润上升空间。
张林昌认为,未来持续向好的行业,有上游的煤炭采选、黑色金属矿采选等和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运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设备制造行业;中游的化学原料与制品、造纸、化纤、橡胶、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下游的医药制造、食品饮料和电力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