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公布,各机构对于CPI的预测大多呈乐观态度,认为继2007年11月份达到6.9%后,12月份的CPI将大幅回落。不过,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央行仍有可能在今年继续加息。他们同时指出,在使用利率杠杆时,要充分考虑当前我国消费物价指数偏高中的国际价格传递和国内资源价格改革因素,在政策制定中,要对这些特定因素留有一定空间。
2007年,CPI攀升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引领,央行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据专家分析,2007年的通胀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价格传递和国内资源价格改革有直接关系。以玉米为例,国际上部分国家使用玉米制造乙醇,导致国际市场玉米短缺,引发玉米价格飞涨。此外,我国去年下半年推进的一系列资源价格改革,让被低估的资源价格回归本位,这也是导致CPI在2007年下半年猛涨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些特殊因素,我国的通胀呈现出了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2008年食品价格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劳动力成本也将有所提升,资源类产品价格可能进行第二次调整,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物价上行压力也依然较大。但央行在运用利率工具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在上调利率的幅度和步伐上,为逐步预防、消化、适应上述因素给予一定的缓冲空间。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发挥利率杠杆在防范经济过热和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此外,正确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统计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通胀预期已成为一种敏感性指标,当公众普遍存在价格上涨预期时,潜在的通胀压力就会随即变成现实通胀压力。因此,要正确引导公众通胀预期,通过采取压缩信贷规模、及时向市场投放商品、定期向社会发布价格回落信息等措施来正面影响公众心理,缓解公众对通胀的担忧。
由于CPI的攀升,尽管2007年内央行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计达到162个基点,但实际利率水平仍然为负。央行行长周小川和副行长易纲都曾公开表示,长期维持负利率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但利率杠杆的使用和实际利率水平的维持确实需要更具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