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立志要在全国布局3000家门店并最终达成上市,冲击全国最大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创辉租售,大规模撤并行为愈演愈烈。
继上海证券报报道的创辉租售上海总部和多家中介门店关闭之后,珠三角多个主要城市的门店也纷纷关门。据记者调查得知,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的阵线同时也在迅速萎靡。创辉租售集团总裁办负责人张敏坦承,“上海市场是引发此次风波的导火索。”
张敏昨日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创辉租售自去年下半年进入上海之后,“整体发展速度过快,加上网点、人力资源方面的把握不严,是导致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他承认,“上海部分管理人员在‘瘦身’计划上执行不到位,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据报道,日前处于风暴中心的创辉租售集团董事长通过公司内部网站,大致透露了集团在遭遇市场波动时的主要应对策略。其中,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文件提出了“瘦身”、积极盘活资产、甩卖公司自有商铺物业等多项措施。同时,还提出了会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投资者以股权投资方式介入经营的观点。
“创辉租售大肆扩张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兑现达成上市的宣言。”一名上海中介代理机构高层告诉记者。张敏对于上市并不讳言,但他认为上市并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企业发展目标而已。“目前创辉租售仍在积极寻觅投资者,希冀带来资金支持和先进理念,以达到企业发展目标。”据他介绍,目前的发展形势,只是从原先的战略性布局转化成“效益性”扩张。当记者提出,这是否意味着企业将脚踏实地地平稳发展时?他表示赞同。
“网络规模对于企业发展影响的确较大,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来衡量。” 21世纪中国不动产高级副总裁兼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卫平表示。他认为,优秀团队的组建和管理,以及循序渐进地完成发展,是中介企业必不可少的运行模式。
创辉租售的大规模撤并,也再次引发市场对于市场资金监管话题。但张敏就该话题明确表示,创辉租售始终贯彻执行第三方资金监管机制。据美联物业深圳区按揭部高级经理杨少英介绍,在中天置业事件爆发之后,原先并不被强制执行的第三方资金监管措施,开始日趋严格。
回顾近期中天置业、创辉租售等中介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中介名下不约而同地拥有各自的担保公司。据杨少英透露,担保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赎楼”,如果交易中牵涉到按揭购房,房产是被抵押在银行名下,便需要有资金先实行垫付,还清房贷之后才能交易。而当中介机构与担保公司实际上为“同一家”时,其实就是为资金监管引来了风险。
“许多城市二手房市场起步晚,实际上等于是在走上海之前的老路。”上海代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晓霞认为。据她介绍,在上海二手房市场,第三方资金监管体系已趋成熟。张卫平也认为,“在上海,无论是运行体制还是客户心态,皆已成熟,这与其他部分城市的情况大不相同。如果前期调查没有做到位,异地中介机构进入上海市场会无法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