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无声,翰墨传情,这些脆薄的文明背后蕴藏着多少酸楚和激动。俗话说,绘画难,藏画更难,裱画难上加难。民间就有“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绘画所用的绢、宣纸等材料,经过千年或几百年的流转和传续,大多剥蚀和破损,没有高超的装裱技术是难以回复的。“三分画,七分裱”既说明了绘画的观赏效果,也指出了绘画的装裱要求和难度。中西绘画在保护和修复方面都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扬帮裱画师的风光岁月
曾负责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的修复专家P·B·巴西隆说:“修复《最后的晚餐》,这在意大利乃至世界上也许是一份最艰苦的工作,它的修复难度是罕见的。像布朗克西、西斯庭礼拜堂或其它修复工程一样,修复者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即这些艺术品被严重破坏,色块从墙上剥落。这就要求修复者将这些剥落的残片在显微镜下用刮刀一点点反复的刮洗,有的甚至要重复六七次,这足以令一个人想到自杀。”中国古画的装裱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次,钱镜塘先生得到一幅北宋绘画《柳雁图》(绢本,无款,尺幅五尺,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霉变得相当厉害,基本上面目全非,装裱难度相当大。后经严桂荣先生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清洗、修复,才装裱好。严先生精湛的装裱技巧深得沪上书画收藏家的青睐,极大的保护了中国书画艺术遗产。他与钱镜塘的交往,也成为民国以后中国书画收藏界的一段佳话。
严桂荣,1921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祖辈富收藏,自幼好书画。14岁便来上海闯荡,“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严桂荣在裱画技师潘德华先生门下学裱画。事实上,严先生后来毕生从事裱画事业和走上这条艰苦之路绝非偶然。其实,严先生家境非常富裕,父亲是经营纸庄的老板,作出这种选择正是出于家父的启迪和祖辈收藏书画艺术的文化责任所至。藏画的最终目的是护画,使之得以传续,而裱画则是护画的重要手段。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名流云集,艺事繁荣,书画收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艺术活动。而正是书画收藏带动了书画装裱业的发展。这对严桂荣先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机遇。裱画在当时的上海,也是不错的行业,并形成了许多行业帮会。如裱画业,就有扬帮、苏帮和本帮。扬帮当时是规模最大、最有势力的帮派。扬帮传承的是扬州裱画的技术和精神,与苏帮和本帮不同的是扬帮不靠画家吃饭,而是收购一些古旧字画,然后进行装裱卖出去。
严桂荣的师傅潘德华是扬帮裱画出身,因此严桂荣继承的是扬帮的裱画传统。当时的裱画店集宝斋(今上海威海路一带,后迁到南市大吉路)生意兴隆。扬帮之所以在上海声名鹊起,是同它严格的行规分不开。扬帮对裱画员工的要求很高,衣着要整洁,干净利落,礼貌待人,在上海口碑很好,因而赢得沪上书画收藏家的青睐。由于生意红火,裱画师的待遇也很好,月薪有三十大洋。这是其它裱画行业难以相比的。
收藏大家的鉴藏态度
严桂荣20岁时,就认识了当时名重一时的书画收藏家钱镜塘。在采访严先生的过程中,我得知,钱镜塘收藏书画的确与别的收藏家不同,除了他的眼力、学识、经济实力外,他爱画、惜画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爱画如痴。1978年的某一天,当得知一位海外归来的朋友要将八大山人的《大别方丈铭》带回大陆重新揭裱,为求先睹为快,钱镜塘直奔他府,在品鉴过后感叹过瘾,称赞“真乃八大精品之极”,还合影留念。他买画不管画有多破、多烂,只要有价值,就都买下,然后花重金精心修复和装裱。钱先生独具慧眼选择扬帮的裱画传统,正是基于扬帮的裱画理念和保护古代绘画的精神。
书画收藏和书画装裱,相得益彰,密不可分。钱镜塘收藏的很多字画就是在严桂荣的帮助、联系下促成的。在收藏家收藏书画的过程中,裱画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裱画家后来也成了收藏家。清代裱画技师王子慎、顾千一等人,本来的职业是为收藏家裱画,后来自己也开始讲究收藏。由于精于裱褙,又对书画真伪有鉴别能力,且多藏宋元精品,常作为秘笈,不是相知的人一般不轻易示人,与一般的收藏家没有区别。严桂荣作为裱画师,不仅有高超的裱画技巧,也善鉴别和收藏,同时也善画,这也是我之所以称严先生为“裱画家”的原因。
收藏家也是如此。单纯的收藏,不能称其为“家”,收藏的目的,在于其献,在于其研究和整理。藏而不献,藏而不宣,无益也。藏而不究,宛如过眼云烟,亦无益也。从钱镜塘的鉴藏印:“镜塘审定”、“镜塘藏古”、“镜塘鉴赏”、“镜塘心赏”、“镜塘平生珍赏”、“镜塘所爱”等中可以看出他认真的鉴藏态度。他还对藏品进行分类整理,如“镜塘藏扇”、“镜塘藏荷”、“钱镜塘藏乡贤经籍印”、“钱镜塘审定任伯年真迹之印”等。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镜塘对海上画坛巨擘任伯年的青睐和珍赏。他收藏任伯年的绘画赢得了“海内外藏任画第一家”的美誉。据郑逸梅先生描述:钱镜塘不仅精于鉴赏和收藏,还将书画收藏与生活情趣结合起来。当时钱镜塘住在沪西茂名南路一幢楼上,明亮舒畅。四壁挂满书画。他的悬画,往往按着季候,不断变换。如梅花盛放时,他就悬挂许多梅幅,且多为明清人的杰作。在他的庭院中,杂栽盆花供置几案,使画中的花与盆中的花相映相亲,顿使室中充满着春的气息。夏秋季节,他就将莲、菊、山茶、松竹等盆栽,配着映时的丹青妙迹。并邀请当时书画名流赏玩,开襟清话,其乐陶陶。
(何鸿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品鉴藏与保护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