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机构
  • 6:信息披露
  • 7:时事
  • 8:信息披露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8:上证研究院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私募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1 月 2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长盛同智基金经理丁骏 题材股炒作有些过头
    调整提供买入契机
    “投基”还是“投机”?
    投资切忌短视
    东吴基金
    新增招行代销
    构建核心基金组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基”还是“投机”?
    2008年0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基金 钟宁瑶
      ⊙兴业基金 钟宁瑶

      

      作为基金从业人员,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股市晴雨表”对基金申购赎回的影响,逢到指数连续走低,大盘跳水,赎回潮就会接踵而至;一旦大盘重拾升势,投资者信心恢复,申购高峰就会涌现。

      自2007年12月以来,指数开始反弹,市场重新回暖,不少投资者的信心也逐渐恢复,摩拳擦掌为下一波行情预热。基金申购量逐渐放大,基金“比例配售”的景象重现。

      很多人认为,投“基”就不可能是投“机”,因为基金是“价值投资”产品。其实,如何评定究竟是不是投机,和投资标的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曾经说过,“意图比外在表现更能确定购买证券是投资还是投机”。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这本经典巨著上,格老就为“投机”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有指望保本并能有一个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叫做投机。”

      基金投资同样存在“投机”行为。“5·30”前,大盘屡屡创出新高,多只新基金在认购期遭到“抢购”,一些“拆分”以及“封转开”的基金也仅仅因为“一元净值”而得到基民的“爱屋及乌”,显然投资者对产品本身的特性并没有做太深入的了解。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指出,“只有在内地这个市场,新基金发行居然引发投资者排队申购,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投资者往往对那些在过去很多年中表现突出、收益稳定的基金情有独钟,而对新基金并不看好”。而如今,随着市场的回暖,以及多只基金即将“封转开”或者“拆分”,这种景象有可能重演。

      笔者认为,基金市场上向来不存在什么“稀缺性”,除了少数几只暂停申购的基金,大部分基金都是“年终无休”的,所谓的基金“空窗期”更多的时候只是营销的噱头,不应该被当成投基的主要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