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我去豫东某县城置业,发现那里有很多地方跟大城市不一样。比如说,大城市的商品房都是房产公司开发,那个县城的商品房却是房管局干部和城郊农民建的;大城市的房产商为了促销,一般都会做广告,新建小区外面都有售楼部。那个县城也有不少新建小区,但大多不做广告,也没有售楼部,甚至连业务员都不雇,只在外墙上刷几个联系方式。谁想看房,打电话过去,不一会儿,老板骑着摩托突突突地就来了。然后这老板带你看房,和你谈价,跟你签单,收你房款,帮你过户,给你钥匙,一个人全拿。由此可见,当地的房地产开发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
有朋友说了:规模再小,也得做个广告吧,不然别人怎么知道你建好了房子正往外卖呢?我也有过这种疑问,后来在该县城待的时间长了,发现那里根本就不需要广告。因为地方太小,南关的居民到北关办事,不用坐车,撒泡尿的工夫就走过去了。也没有多少外来户,差不多谁跟谁都认识。男人上街,不管抽不抽烟,衣兜里都得揣一盒,走不几步,碰见一熟人,彼此掏出烟来,递一根过去。当年费孝通在江苏吴江作考察,就见过很多类似的情景,他管这叫“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卖房子,看来无须自己宣传,别人就替你宣传了。
熟人社会节省广告费,却未必节省交易成本。还以我买房为例,当时我瞧中一套联排别墅,卖方报价是三十万(您甭奇怪,小城镇嘛,土地便宜,建造成本也低,几十万一套很正常)。我嫌高,往下砍价。砍到最后,那人说:二十八万是底限,不能再少了。后来一打听,那片房子是我爱人的同事的舅舅的高中同学开发的。于是就带着我爱人和我爱人的同事,去找我爱人的同事的舅舅,然后又带着我爱人的同事的舅舅,去找那位开发商。因为熟人出面,卖方又把报价往下调了两万。从表面上看,熟人社会让我这个买房的占了便宜,其实不然。在我付款签单之后,那开发商大概越想越亏,现在又找到我爱人的同事的舅舅,托他向我催要“剩下的两万”了。我倒可以不再付款,但是那样的话,恐怕很难拿到房产证;而如果我再拿两万出来,那跟按市场价买房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把一次付清改成了分期付款:第一次付二十六万,第二次付两万。
说到这儿,我发现我明白在明清和民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总是在卖房之后又找后账了。因为那时候整个中国就是一熟人社会,许多不动产交易是在熟人之间完成的,即便交易双方不是熟人,也总能找到一个双方都熟悉的中间人来达成交易。这样谈成的房价就会因为非经济关系的介入而“不好意思不低于市场价”,但在非经济关系退出之后,卖方就会想方设法让买方再掏一次钱,让最终的交易价格重新回到市场价上来。
嗨,纯属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