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即财政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对于经济运行过程和各种经济变量(消费,投资等)影响的内在机制。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收入及转移支付水平来调整经济运行,它们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直接,力度大,当然弹性也较差。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特征在于其直接性,尤以财政投资手段为典型,可以不经过中间传导过程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政府财政投资借助乘数效应,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总需求扩张效果往往数倍于财政投资本身。因此,在经济增长乏力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时能够较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长期采用容易引起过度赤字、贸易逆差和过大的挤出效应。在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趋势时,政府通过削减支出和增加税收,也同样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抑制产出的过快增长和减轻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调控效果更为直接。在我国市场制度尚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有时能比货币政策更容易发挥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主要是中央银行借助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最终影响国民产出和物价水平。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从政策运用到政策目标实现的过程,所经历的环节更多、链条更长。因为货币政策不能像财政政策那样,可以直接引起总需求的改变,而必须经过由政策工具变量→操作变量→中介变量→政策目标的多层次传导过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还要取决于借款者对利率的反应弹性、商业银行与中央调控当局之间的重复博弈过程等。此外,虽然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调控,但它更多的是总量宏观调控政策,涉及到货币运动的所有领域,是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性调控。同时,货币政策又是一项间接调控的经济政策,它主要是通过经济机制间接调节经济变量,这就使得这种经济调节措施与财政政策相比具有间接性的特征。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伸缩性、灵活性的特征,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间接,但弹性好,可以较频繁使用。货币政策由于传导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因此,货币政策往往具有时滞效应。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制度不完善和传导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就必然受到较多限制。
在中央银行制度下,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代理国库,财政收支过程通过中央银行账户进行,从而形成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财政的收支活动会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进而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财政收支出现赤字或盈余,一般来说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同时,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也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在IS-LM模型中,尽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可能会提高国民收入,但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却是完全相反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往往具有使利率上升的趋向,紧缩性财政政策具有降低利率的趋向,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水平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两者没有密切的协调配合,就可能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不利的影响。假如中央银行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就是使作为中介目标的某个市场利率保持在它的目标水平上。在这时,若财政政策没有考虑到它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扩张的财政政策就可能使这个市场利率高于中央银行的目标值,而过分紧缩的财政政策又可能使利率低于这个目标值。无论哪种情况,都加大了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难度,或者达不到稳定物价的效果。当然,货币政策的扩张或收缩会对财政收支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货币政策的变动也会给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政府发债期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就会提高财政债务负担的利息成本。总之,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特点、局限性以及相互影响性,决定了财政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对经济应有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