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安联与大众保险分分合合的关系,随着后者增资扩股的收官,而宣告终结。尚未来得及抚平这段“恋情”的伤口,安联就开始重新上路另觅芳踪,转而瞄上了正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的中华联合保险。
与此同时,安联在华另一个保险攻略——“分改子”计划日前再次启动,拟重新向保监会递交相关申请。
⊙本报记者 黄蕾
与大众保险无缘
知情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称,由于个中原因,在长达一年多的谈判后,安联与大众保险未能就参股后者一事达成一致意见。而在大众保险新一轮的外资谈判名单上,也未见安联身影。这意味着,安联最终退出了大众保险的股权竞购队伍。
安联与大众保险的首次牵手始于1999年,双方在上海共同组建了安联大众人寿(现更名为中德安联人寿)。2005年,由于合资公司未见盈利,加上大众保险自身经营欠佳等问题,大众保险将其手中的合资公司股权转让给了中信信托投资公司。
2006年,安联与大众保险选择再续前缘,前者意欲联手其关联公司注资收购后者24.9%的股份。在力挫高盛、中国人寿等竞争对手后,安联在收购价格等意向上与大众保险基本达成了一致,并将参股大众保险的方案上交至监管机构。
转折出现在2007年底。大众保险完成了增资扩股事宜,上海城投取代了大众公用的位置,坐上了大众保险最大单一股东的席位。与此同时,安联与大众保险的收购谈判却戛然而止,背后原因则较为复杂。安联退出后,大众保险计划开始启动新一轮外资谈判,目前正在与多家境外投资者进行接触,多为国际金融保险集团。
看上中华联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于在发展财险上已做好多手准备的安联而言,收购大众保险的这次败北,并不能影响其“在华保险”架构的搭建。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安联看上中华联合保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与大众保险就参股一事进行“亲密接触”时,安联就同时与中华联合保险保持着“一定联系”,双管齐下。在与大众保险出现分歧之时,安联竞购中华联合保险股权的速度越发加快。
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保险公司,总部设在新疆的中华联合保险被诸多外资视为理想入股对象。据了解,2007年,中华联合保险高层与包括安联在内的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曾就入股问题在上海进行“密会”。
本报记者昨日从中华联合保险内部了解到,该公司引进外资的事宜仍在进行之中,尚未敲定最终合作伙伴,“最后到底是一家还是几家,现在还不好下定论。”
“分改子”再启动
除参股已有中资财险公司之外,夯实自身在华的财险业务,也是安联在华圈地的另一途径。尽管错过了去年8月的那批“分改子”,安联依旧“痴心不改”。
记者昨日从相关渠道获悉,安联保险广州分公司于上周正式决定,拟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将广州分公司改建为由安联全额出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改建后的公司名称为“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安联在内的多家外资保险商都在做“两手准备”,即参股已有中资险企及自设保险公司。两种模式相比,前者不但能节约时间成本,而且易在已成型的框架下提前收获盈利;不过,从外资财险长远的投资战略眼光来看,后者才是实现长期盈利的最佳模式。
对于在华发展的外资财险公司而言,将分公司改制为子公司,不仅可以降低资本金的投入,还使分支机构扩张时的拓展更加便利。因此,“分改子”无疑成为了外资财险在华圈地的重要引擎。
而按照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果,未来将对外资财险公司提交的“分改子”申请执行60天的审批期限,这意味着一旦安联再次递交“分改子”申请,保监会将于60天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