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时事国内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周刊
    QDII稳健趋势明显
    银信产品期限拉长
    实物黄金投资意欲突围股市“暴风雪”
    太平洋安泰人寿新推投连险
    QDII“破净”催促银行理财产品思忖转型
    黄金投资
    渠道增多
    工行上海分行新春推出
    大型主题营销活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QDII“破净”催促银行理财产品思忖转型
    2008年01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唐真龙
      ⊙本报记者 唐真龙

      

      浦发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余波未了,市场又传出多只银行系QDII跌破净值的消息,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冬日里,银行理财市场也普遍遭遇寒潮。如何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战果?一些商业银行正在苦苦思考对策。

      一向火爆异常的银行理财市场,为何一时之间风云突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殃及池鱼”,受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近期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均表现低迷,上证A股更是在一周之内大幅跳水。“市场的波动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规模肯定会受到影响。”上海某国有银行个金部总经理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证券市场持续火爆的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07年共有39家商业银行(30家中资银行和9家外资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2404款。大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业绩都呈现上百亿的增长。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孙持平透露,仅工行上海分行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就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不过今年这个局面恐怕很难维持了,要想守住现有市场规模,银行必须要改变策略。”上海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表示。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07年1-11月,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在逐步下降,从1月份的62.4%下降到11月份的29.6%,10个月的时间里降幅超过30%,下降的趋势相当明显;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变化较小,基本保持在30%-40%区间内;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在逐步上升,从1月份的8.3%上升到11月份的37.9%,期中一度达到接近40%,10个月的时间里升幅近30%,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和资本市场的平稳上升。“从今年初的情况来看,利率基本上已经加到位了,而波动将会是近期资本市场的主调,因此在产品设计上我们会改变策略。”交通银行个人金融部高级经理施峥嵘透露,在两个市场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会发行更多的固定收益类和保本型理财产品。“当市场天天向上时,稳健显不出优势,激进才能显露锋芒。但现在情况变了,所以银行的策略也要跟着变。”

      资本市场波动殃及的另一“池鱼”是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据目前各大银行网站所披露的QDII产品净值的信息,不少QDII产品净值纷纷跌破面值。公开数据显示,此前表现平稳的农业银行2007年5月12日发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境外宝I基金挂钩型”,目前的净值只有0.99元。建设银行旗下“海盈”1号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最新一次公布的净值为0.8856元。银行系QDII的低迷表现让不少投资者对这类产品产生了怀疑。

      不过施峥嵘表示,如果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上做得到位并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QDII理财产品仍然可以给客户带来较高收益,据其介绍,交通银行“得利宝·QDII-澳视群雄”目前就向客户派发了15%以上的高息。“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对市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最后选择了澳元。同时充分利用保本票据和金融衍生工具结合,成功地避开了市场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施峥嵘表示,对于QDII产品的购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比如一些有境外投资需求的高端客户,选择QDII产品可以分散在国内的投资风险。

      施峥嵘表示,除了在产品设计环节外,商业银行还应该充分与银监会等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同时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对客户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只有众多的商业银行一起努力,才能培育起健康稳定的理财产品,实现银行和客户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