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时事国内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1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跳出二级市场找底部
    金融股集体重挫事出有因
    均线压制 窄幅震荡
    煤炭股
    行业前景依然乐观
    三大因素“雪压”年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跳出二级市场找底部
    2008年01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东方智慧证券研究所 黄硕
      ⊙东方智慧证券研究所 黄硕

      

      暴风雪的冬日里,何时天晴?暴跌的日子里,底在何方?

      身处二级市场,我们的眼界受限于每日盘中的涨跌,看问题难免片面。不如,换个角度来看,看看上市公司的新做法,看看手中握大量筹码的大非们的想法,再看看一级市场打新资金的想法。换个角度多想多看,有助于身陷二级市场的朋友们开拓视野,以辨明真假底部。

      

      再融资也是一种套现

      从元月1日至29日,A股市场有26家公司提出了再融资预案,总计金额2233亿元。去年同期,已经实施再融资的只有13家,融资额为98亿元;而今年一月份已实施再融资计划的公司有27家,总计金额456亿元。相比较而言,今年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与节奏明显加快。

      上市公司再融资数量规模加大、速度加快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上市公司认为目前市价尚处于高点,所以上市公司积极加大公司股票的供应。说到底,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与机构减持股票的真实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套现”。不过,这也应该是A股融资的最后一轮盛宴了。要知道,全球IPO的风向已经变了:据彭博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全球共有28家公司在1月份宣布延迟或是取消上市计划,数目为10年以来最多的,而今年的1月份也将成为香港市场近10年来唯一没有新股上市的1月份。

      

      解禁股抛售是不看好后市

      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中不难看到,在此轮跌势中,主动抛售的不仅有持股比例不足5%的“小非”,还有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大非”。而根据Wind资讯统计,2月份总共有113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为58亿股左右。初步估算,2月份的解禁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虽然全年真正的解禁高峰在四季度,但2月份解禁的规模仍是上半年中,唯一单月解禁额度超过1000亿元以上的月份。

      据市场经验判断,减持行为和解禁并不同步,但与市场的情绪较为吻合。市场的震荡中以及调整后的一两个月,股东的减持行为会有所增加。事实上,2007年解禁股套现的并不多,而那时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比目前要高。因此,解禁股加快抛售步伐及长线筹码“出笼”的根本原因也许在于人们对后市的预期较为悲观。

      打新资金的机会成本

      海利得和国统股份上市时,参与其中的资金年化收益率只有2.18%、2.9%,已低于当周SHIBOR4.8%的年化收益率,也低于3.933%的一年期存款税后利率。从机会成本分析,打新的资金实已亏损。市场一度认为,当二级市场出现调整之时资金会流向一级市场。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中签率升高,一方面资金离场。这是因为近期国际与国内环境不明朗,造成投资者对新近上市企业未来成长性产生疑问,进而引发打新机构对公司上市首日涨幅产生担忧。央行6次加息,债券利率爬升,对于许多追求稳定保本的打新资金无疑是另种吸引。

      目前看来,一级市场的热潮已开始缓缓减退,而二级市场的抛售大潮还未到来。看来,A股的底部还有一段距离,还要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