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广告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货币债券
  • A5:环球财讯
  • A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专 版
  • B8: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5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周刊
    信贷紧缩期小企业融资路径何处觅
    深发展发售“腾越2号”
    光大银行推“阳光加息宝”
    中意人寿推综合意外保障计划
    “打新”产品
    费率调低的背后
    旅行支票:春节长假境外游支付新宠
    民生人寿两全险上市
    中德安联人寿
    少儿成长计划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新”产品费率调低的背后
    2008年02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邹靓
      ⊙本报记者 邹靓

      

      随着新股发行制度预期改革及资本市场宽幅震荡,风骚独领的“打新股”产品近期出现了退烧迹象。2008年,谁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热点?“打新股”产品还有没有吸引力?

      近日,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纷纷调低了“打新股”产品费率,其中中信银行对该产品的管理费率由投资完成后收益的20%降为10%。工商银行在1月推出的2008年第2期增强型新股申购,也仅按年化1.2%的固定费率收费,同时不收取业绩报酬。

      问题直指打新股产品的同质化。业内人士坦言,同质化加剧了银行争夺客户资源的价格战。

      从“打新股”产品的盈利原理来看,资金规模与中签率同向晋级,而2008年的新股发行密度较2007年减弱,势必弱化“打新股”产品的收益率。因此,资金优势是“打新股”产品最终业绩的一大支撑。

      “打新股”产品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并不局限于其所属的中间业务本身。由于资金在一定期限内稳定,可视作为定期存款,理财业务同时也牵制了客户资源,带来潜在的资金与业务。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宏观背景下,资金和客户是商业银行必争之地。

      “打新”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中收益较高的。但新的投资热点很可能出现在黄金和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受益于国际金价持续上涨,黄金投资自去年以来一直受市场追捧。而结构性的理财产品,在资本市场动荡的时期由于加入了衍生金融工具,而能够获得更稳定的收益。

      广大投资者或许应该早做准备,在“打新”收益预计会缩水的情况下,把投资视野放得更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