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封一)
而从企业类型看主要呈现这样几大特点:第一,金融企业IPO及再融资增多、筹资金额较大。交通银行、中国太保、海通证券等3家金融企业共筹资812亿,约占直接融资总额的70%。第二,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IPO及再融资的筹资额也较大。中国太保、海通证券、上海汽车等5家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共筹资639.28亿元,占直接融资总额的54.8%。第三,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上市数量增多。全年共有6家中小企业上市,较前3年中小企业上市总数增加1倍。
据记者了解,今年,上海证监局将继续大力推进辖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作。首先是扩大增量,着力推动辖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企业上市,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其次是继续优化增量,重点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采取并购重组、整体上市等方式,尽快做优做强;此外,加强引导,鼓励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上市。
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规模和成交量逐渐放大,由此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上海股票市场的蓝筹主板地位。去年全年,上证所股票成交总额达到30.5万亿,同比增加4.3倍,约占全国的2/3,位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七位;总市值达到27万亿,同比增加2.9倍,约占全国的83%,位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六位。
“在股票市场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债券市场的发展脚步也随之跟上,上海高度重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动发展。”有关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述称,2007年上海债券市场发展中最重要两件事莫过于公司债的发行上市以及上证所固定收益证券电子平台的开通。上证所希望以固定收益平台为基础,大力振兴债券交易市场,谋建全国债券交易中心。
除了债券市场,上海还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发展,逐步确立上海期货交易所作为主要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的地位。去年以来,上期所成功上市了锌、黄金两大商品期货新品种;去年全年,上期所成交总额达到23万亿,同比增加83.4%,占全国的57%。同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积极推动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的模拟交易,为该产品的正式上市积极准备。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发展,带来的是上海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资本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增强。上海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努力建成规范、高效,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本市场体系;成为市场影响力强和综合实力领先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营中心;培育出一批规模大、业绩优、治理机制健全、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形成有利于促进市场创新发展和风险防范化解的机制和环境。
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高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魂之所在,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近几年来,借助于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契机,上海结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创新,在完成上市公司清欠、推动上市公司改善治理、促进上市公司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提升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业内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股改基本完成后,上海上市公司在有关方面的支持和推动下,牢牢把握全流通时代的新机遇,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上海上市公司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存量资源丰富。据统计,截至2007底,上海共有上市公司157家,约占全国的10%。这些公司遍布钢铁、汽车、电子、医药、百货零售、机械制造、金融服务等各主要产业,各自有着不同的情况。面对复杂的形势,上海迎难而上,采用国有集团整体上市、部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优势企业借壳上市、上市公司转让部分股权进行行业并购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形式,优化上海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资料显示,在大股东整体上市模式中,上海港务(集团)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港集箱最终实现整体上市,这是全流通时代首例合并案例。在借壳上市模式中,最为市场所称道的莫过于2007年上半年都市股份吸收合并海通证券项目的顺利完成,海通证券由此成为全流通时代第一家借壳上市的券商。2007年11月,海通证券又通过定向增发筹集资金260亿元,由此使其资本实力大为增强,净资本由行业第六位跃居第二位。在行业并购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方面,2007年底,上汽集团以8%的上市公司股权为代价并购南汽集团,南汽集团经营性资产转至上汽集团名下,上汽集团成为国内最大汽车制造商。
机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资本市场是各类金融市场中产业关联度最大的市场。近年来,上海资本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发展壮大,同时还带动了会计、律师、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共有证券公司15家,约占全国的14%。到2007年底,上海的证券公司总资产为4428亿元,净资产为1004亿元,净资本为881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4.8倍。目前,证券公司在沪营业部465家,还有多家异地证券公司实际运营中心设在上海。外资证券代表处共50家,约占全国的一半多。此外,上海还有18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及7家异地咨询公司在沪分公司。
除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也发展喜人。据统计,目前上海共有29家基金管理公司,约占全国的一半。截至2007年底,共管理近140只基金,管理基金净值达9700亿元,占全国比重的32%左右。外资基金代表处共8家。此外,上海有异地基金公司在沪分支机构17家。
另外,期货公司去年的业绩也相当不俗。截至2007年底,上海共有期货公司25家,异地期货公司营业部58家,分别约占全国的14%。总资产74.86亿元,净资产20.06亿元,净资本17.75亿元。2007年实现净利润1.13亿元,较上年增长约1.07倍。
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在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也趋于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证券监管力度逐步加大。据记者了解,2007年,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上海成立了打击非法证券活动联席会议,从源头控制、行政取缔、刑事追究等三个方面重拳出击,“打非”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上海绝大部分非法股权中介机构已经被依法取缔或自行关闭,新设非法股权中介机构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第二,诚信环境建设取得突破。为推进资本市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动证券期货行业社会化诚信体系建设。目前,上海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及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已全部纳入上海市个人征信系统,初步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诚信约束机制。此外,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还利用其网站初步建立了辖区期货诚信平台,公布诚信记录,努力打造上海“诚信期货”品牌。
第三,风险防范能力逐步增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去年12月底,上海金融仲裁院宣告成立。对于该仲裁院的成立,专业人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关人士称,随着金融市场的繁荣、金融交易的增长、金融机构的集聚,上海迫切需要有一个公正、高效、快捷,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争议解决机制。
资本市场推动金融中心建设
毫无疑问,上海资本市场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发挥了核心的带动作用。
专家评论指出,综观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资本市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起步、发展与最终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从上海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首先推动了金融体系结构的改善,尤其是促进改善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其次,资本市场促进了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这除了表现在推动各类证券期货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方面,还表现在资本市场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中间业务,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多元化的资金运用渠道,拓展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增强了盈利能力。专家就此表示,上海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突出的意义,已经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中最重要的一步棋。
今后几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据悉,上海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紧紧抓住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机遇,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框架体系,尽快使上海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性的金融市场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基本确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