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指期货作为衍生金融产品,其独特魅力在境外资本市场得到了全方位演绎。随着各项制度的日趋完善,我国股指期货何时推出,日益成为无数投资者心目中那只期待落地的“靴子”。而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却表现出价格走势宏观合理、微观定价存在一定误读的双重特点,值得投资者深思。
首先,股指期货的结算制度要求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后,按照最终结算价进行现金交割;而最终结算价依照沪深300指数最后两小时所有点位的算术平均价计算,因此当股指期货合约临近最后交易日的时候,两者之间的价差逐步缩小至几乎相同。从仿真交易的状况来看,交易者对这一交易制度有较好的理解,因此多数合约在临近到期时(以0801合约为例),交易价格都会出现像沪深300指数靠拢的情况。
当股指期货合约成为近月合约之后,合约的价格走势基本上围绕沪深300指数点位运行;股指期货当月合约连续的价格走势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高达98.49%。另外,通过统计检验分析发现,沪深300指数的价格运动对股指期货当月合约的交易价格有决定性的影响;但股指期货的交易价格却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不大。这似乎没有体现出股指期货对于价格的预测功能,这很有可能标明投资者对于市场未来情况的预测力不强。
其次,尽管投资者对股指期货交易制度有较好的了解,但对于股指期货临近到期如何定价却并没有明确的思路,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各支合约的平均基差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交易者数量的增加使得交易价格的非理性化程度增加,而交易者中以股票投资者居多的情况,也使得股指期货交易多以看多为主,从而推动基差水平节节上升。我们可以看到,交易的基差从2007年1、2月的一、二百点,逐步达到后来的三、五千点也很常见。
第二,各支合约定价基础不明确,往往都会走出自己独立的行情。个别合约的交易价格与沪深300指数相关性之低出乎意料。以0801合约为例,我们可以从其价格走势中观察到,在其交易的第一个月里交易者对后市盲目乐观,造成合约价格远高于指数点位;因此无论后一个月中各自的走势如何,整个交易过程两者的相关性都不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