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公司巡礼
  • 9:时事海外
  • 10:时事天下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铁矿石涨价
    钢铁股面临考验
    谷底渐近 重拾信心
    种业板块有望反复走强
    逐步走出震荡盘整期
    反弹持续性有待进一步确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谷底渐近 重拾信心
    2008年02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股市牛人

      ⊙姜韧

      

      股谚云:买入股票靠信心,持有股票靠耐心,抛出股票靠决心。判断股市泡沫并不仅机械观察股价涨幅,更重要的是观察市盈率变化。如果说6000点70倍市盈率时宰杀“疯牛股”需要的是决心,那么当蓝筹股集体遭遇“斩首行动”而股价腰斩,股市动态市盈率已回落至35倍时,那么“灾后重建”重树信心的谷底机遇也就渐近了。

      

      大幅调整中的非理性因素

      2007年底境内股市从6124点调整到2008年2月1日的最低点4195点,整个调整幅度已经达到将近2000点。调整速度和幅度都是相当惊人的。其中有理性的因素:当境内股市上升到5300点以上时,整个静态市盈率超过60倍,最高达到70倍左右,股指已非常脆弱,而境外次级债风波以及境内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得境内股市流动性一段时期内偏紧。另外,证监会在这一时期也停止了新基金发行的审批,在此期间大盘股的发行却没有停止过。这些相关因素共同吹响了岁末的集结号,资金从股市撤出,导致了从6124点到5000点的调整。

      但是从反弹高点5500点跌到最近的4195点,则存在着很多非理性因素:首先在美国金融机构季报最终披露的时刻,超预期的亏损导致了市场的恐慌。但境内股市是相对封闭的市场,次级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调整幅度竟然还会大于境外,很大程度上也是非理性抛空导致的,其根源更在于机构对于美国次级债负面影响的放大。虽然说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美国股市可能进入长期的调整阶段。但是中国股市背靠经济稳健增长的佳期,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经济衰退虽然会导致境内出口逐步放缓,但我们看到消费开始创历史新高,奥运、世博、高铁、大飞机项目都在拉动大规模的投资。可以完全相信中国经济仍在快速健康发展。

      

      应对突发性事件需要冷静

      美国次级债是量变到质变的突发性事件,它引起了全球股市的暴跌。当境内股市风声鹤唳也进入这种暴跌的时候,投资者的非理性抛售往往是不足取的。彼得林奇说过,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的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彼得林奇进一步阐述道,即使1987年10月19日的行情让你对股市的走势感到惊恐不安,你也不必要在这一天甚至也不必在第二天把股票抛出,你可以逐步减持你的股票投资组合,从而最终能够取得比那些由于恐慌全部抛出的投资人更高的投资回报。因为从当年11月份股市就开始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反弹了400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所以说非理性的抛售往往走在最低点。暴跌之后一般是报复性的反弹,投资者切莫恐慌。

      境内股市春节前的报复性反弹证明了彼得林奇的观点同样值得境内投资者借鉴。

      另外,经济总是波动式的向前发展的,股市也一样,不管是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还是海湾战争、911事件,都只是造成了经济周期中的一段波动而已,经济和股市也从来就没有过一去不复返的衰退和下跌。所以投资者的非理性恐慌是账面亏损的心理压力导致的。投资者要知道经济和股市都从来没有过不去的坎,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彼得林奇描述的美国股市,历史也已多次证明适用于中国股市,境内股市在不远的将来还会创出新高的。

      

      几大利好因素吹起“托市”暖风

      面临近期非理性暴跌的小型股灾,投资者寄望于政府能救市。其实,管理层从来没有漠视过经济的波动和突发性事件的影响,很多政策上的调整已经开始了。例如:春节前,继暂停5个月之后,证监会已经批准了两只新型封闭式基金发行,可谓火速“灾后重建”;而金鼠年伊始,证监会再度批准两只开放型基金发售,政策面已明显吹起了“托市”暖风。

      另外,投资者一直很担心大小非解禁的巨大抛压,的确2008年是“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但近期我们可以看到诸如中国平安这样的大盘蓝筹股在此次调整过程中股价已经跌去一半,“大小非”短期减持欲望也会随之暂减,所以我们反而不必要过于担心短期的大股东抛售压力了,因为大股东的抛售压力往往会产生在股价飙升时。

      再看估值是否合理?境内股市17年高市盈率始终是常态,即使是在325点和998点,A股还是普遍高溢价于H股,这就提醒我们在借鉴价值投资时,也不能食洋不化,既要遵循市盈率超过60倍时会导致股市脆弱的客观规律,同时当市盈率回归27-35倍区间时,则要更多地考虑成长性的因素,因为市盈率必须挂钩成长率,不然静态估值无疑是刻舟求剑。

      举例而言:市场曾质疑工商银行市值超过花旗集团,但时隔一年,当花旗集团爆出业绩亏损时,似乎反而是工商银行低估了?另外,虽然道指市盈率低企,但若将通用汽车、花旗、大摩等亏损股市盈率计入,可能道指市盈率并不比上证50指数市盈率低?即便如此,处于次级债震源的美股道指至今跌幅仅在千点左右,因此无论是从股指跌幅及动态市盈率水准而言,境内股市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凸现。

      简而言之,市盈率超过60倍时,大盘股发行、大股东减持、新基金缓发,吹响的是下定撤退决心的“集结号”;而市盈率回落至35倍附近时,新基金扎堆发行,大股东返身增持H股,小天鹅、三联商社等微利亏损股场外拍卖频爆天价,则吹响的是树立投资信心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