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路演回放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环球财讯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货币债券
    大盘IPO拉高资金价格 市场供给当无恙
    CPI再创新高或拉开新一轮紧缩序幕
    “放松”需要理由
    美元全线下跌 利差交易推升高收益货币走强
    公开市场昨回笼950亿元
    美的集团、中国高新将发短融
    上证所固定平台国债收益率曲线
    中兴分离债22日上市
    国债收益率曲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CPI再创新高或拉开新一轮紧缩序幕
    2008年02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申万研究所 李慧勇
      张大伟 制图
      导致这轮通胀的四大因素仍然指向价格上涨的方向,未来通胀压力仍然会很大,预计今后3个月CPI涨幅都将维持在7.5%左右

      ⊙申万研究所 李慧勇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1%,其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7%;消费品价格上涨8.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

      ——CPI涨幅基本符合预期。在经历一年的上涨之后,月度CPI涨幅已经达到1996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分类价格指数来看,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对CPI的拉动作用从上月的5.6个百分点,提高到6.1百分点,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国际粮食价格以及猪肉价格上涨的推动。当月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8.8%,涨幅比上月提高了20个百分点,直接推动CPI上涨1.5个百分点。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节日消费以及1月中旬开始的持续雨雪冰冻天气也开始成为推动CPI上涨的力量。由于交通运输中断、蔬菜等作物受灾,导致了新鲜蔬菜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当月鲜菜价格上涨13.7%,涨幅比上月提高了4个百分点。

      ——导致物价上涨的基本面因素更值得关注。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按其持续性可以分为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雪灾、节日消费等因素的出现放大了CPI的涨幅,但其对CPI的影响是短期的。从判断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和影响面的角度看,导致通货膨胀的长期因素更值得关注。我们再次审视了我们一直强调的导致这轮通货膨胀的四大因素:一是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是消费的启动、三是流动性过剩尤其是M1的高速增长、四是国内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重估。到目前为止,这四大因素仍然指向价格上涨的方向。因此,毫无疑问,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会很大。我们预计未来3个月CPI涨幅都将维持在7.5%左右,即使考虑到短期因素的弱化和去年基期的影响,5、6月份CPI涨幅有所回落,但上半年总体上物价涨幅将保持在7%的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经济过热特征更加明显,防通胀可能更成为当前政策的核心。到目前为止,1月份的主要经济指标公布完毕。我们此前预期1月份中国经济将呈现信贷热、物价热、出口冷,总体热中有冷的特征,由于出口超出预期,使得当前经济过热的特征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继续坚持“双防”的政策基调不会改变的观点。考虑到外需减速有助于经济自然减速,防通货膨胀可能更成为当前的政策的核心。

      值得关注的政策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继续通过临时价格干预,抑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其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来对冲过多的流动性,缓解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需要太多的政策协调,近期上调的可能性很大;其三,通过加快升值来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很有可能是通胀压力越大,升值幅度越快,预计3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可能达到1:7的水平;其四,继续加息。理论和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加息对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非常有效。由于通货膨胀率迅速提高,实际利率已经下降到-2.9%的水平,再次加息势在必行,预计一季度利率将提高一次。由于加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加息仍有可能采取非对称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