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日发布阶段性研究报告指出,在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而大幅降温的背景下,全球失衡状况的改善明显快于预期。
不过该组织也指出,当前金融市场持续大幅波动给解决失衡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美欧日和中国等各大经济体都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确保在继续改善全球失衡的同时不阻断世界经济的整体扩张势头。
全球失衡去年已见顶
“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似乎已在2006到2007年达到顶点。目前来看,失衡状况预计将以快于预期的速度改善,但仍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修正措施。”IMF的最新内部研究报告称。
按照IMF的表述,全球失衡主要指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净逆差或净顺差。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靠从新兴经济体举债消费的情况非常突出,美国一直通过进口新兴经济体的盈余来为自身巨大的赤字“买单”。在2006年,美国经常账赤字高达848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6.4%,而产油国、亚洲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小型工业国则存在相应顺差。尽管各界对全球失衡的根源和风险尚有争论,但普遍的看法是,类似的全球失衡无法长期维持,这种失衡的有序调整将有益于世界经济。
在IMF的政策指导部门——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的建议下,IMF在2006年4月启动了所谓“全球失衡多边磋商”,参与方包括中国、欧元区、日本、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等五个“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经济体。
IMF认为,这五个经济体由于其经常账户的逆差或顺差,或是由于占全球产出很大的份额,以不同的方式与全球失衡问题相关。经过一年的磋商,IMF在去年4月份发布了第一份全球失衡多边磋商的通报,称各参与方增进了对全球失衡问题的理解和共识,并提出了在维持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情况下处理全球失衡问题所需采取的政策。
经济降温有助改善失衡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美元持续贬值,美国的经常账赤字较预期更快收窄,同时一些拥有贸易盈余的国家也采取了更多有效措施落实IMF的改善失衡政策建议。”报告指出。到2007年,美国的经常账赤字占GDP的比重已降至5.5%。
按照IMFC最初的倡议,为了改善全球失衡,美国需采取措施促进国民储蓄,其中包括进行财政整顿;欧洲需继续推进改革,以促进增长;日本需进一步开展结构性改革,其中包括财政整顿;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需进行改革以促进内需,“部分顺差国”还需增强汇率灵活性;而产油国则需在维持其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其吸收能力增加支出。
不过,鉴于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剧烈波动,稳步推进全球失衡改善的任务依然艰巨。“当前对政策制定者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怎样在确保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依然继续执行改善失衡的政策举措。”IMF第一常务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在报告中说。
美财政刺激只能是暂时的
报告总结了过去两年来五大经济体在致力改善全球失衡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也提出了更多建议和意见。
对于经常账赤字高居全球之首的美国,IMF指出,自2006年的全球失衡多边磋商启动以来,美国的经常账赤字已有所下降,而在改善失衡方面的最大成绩则是,该国的政府预算赤字持续下降,降幅超过了预期。不过IMF也指出,受经济周期和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美国本财年的财赤可能再度反弹。布什前不久刚刚签署了为其两年、总额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着眼未来,IMF强调,降级降温正对美国财政赤字的下降带来巨大挑战。“尽管适时的财政刺激可能有助于缓解经济困境,但当局必须严格确保这只是为了避免经济深度调整的救急举措,绝不能因此影响到政府中期预算目标的实现。”
对于全球最大顺差国中国,IMF表示,中国政府已在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推动转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且也在不断采取措施提高汇率灵活性。不过,该组织也再次表示,“人民币更快升值可能有助于更广范围的汇率调整,同时可望给偏紧的货币政策创造更大空间。”此外,IMF还建议中国出台更多旨在刺激内需的财政计划,以备在经济突然大幅降温的情况下支持全球经济。
在欧元区,IMF指出,欧系银行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大幅亏损,说明有必要加深金融产业整合,但同时也要强化金融稳定性管理。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则有必要进行经济改革,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内需求。
报告还警告说,考虑到新兴市场需求强劲且存在供应担忧,油价波动可能令失衡改善的过程放慢。IMF指出,油价大涨可能导致美国等石油进口国赤字扩大,而沙特等出口国盈余增加,从而加剧失衡。因此,该组织建议全球最大原油产国沙特应该继续扩大在基建等方面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