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22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上市公司
    首宗待拍 九发股份股权危机露头
    S武石油
    间接处置闲置资产
    又整资产又调人事 深圳能源内部整合忙
    SST天海
    控股股东变更
    *ST宝龙
    银行纠纷案取得和解
    国电电力增加
    股东大会临时提案
    承德钒钛签订
    燕山商标有偿使用协议
    中科英华
    收购郑州电缆10%股权
    自给自足 上市公司做足原材料文章
    用友软件中标
    烟草公司会计核算项目
    科达机电调整
    股权激励期权数量及行权价
    北方创业
    非公开发行今上会
    交大博通
    产品通过省级鉴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自给自足 上市公司做足原材料文章
    2008年02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璐
      ⊙本报记者 王璐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供应的瓶颈现象已经明显地传导至上市公司,并给绝大多数公司经营带来影响。为了缓解原料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产业链向上延伸,涉足与上游原材料相关的行业,有的甚至大手笔打造原料基地,以期在原材料充足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主业收入,提高盈利能力。

      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上市公司中,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运输成本上升而直接受影响的公司占所有上市公司比例已达到80%以上。这一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础原材料正牵动着上市公司的正常生产。这种经营受制于原材料的局面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的话,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也将很难得到保证。基于此,打原料“牌”,有效化解原料压力、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下各公司的首要任务。比如生产钢管的公司积极参股钢材企业,生产纸张的公司纷纷布局林业,生产药品的公司打造中药材、原料药基地,经营房地产的公司则加强土地储备等等。

      上周六,以水泥生产为主营业务的青松建化就宣布将涉足矿业,参与开发大平滩煤矿。公司方面表示,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司原煤供应紧张问题。根据公司2007年的半年报来看,青松化建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之一就是原煤价格和运输费用问题。而这次涉足矿业在缓解公司生产原料问题的同时,还有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对公司未来效益的增长将产生重大影响。

      同样于上周发布公告的焦炭企业四川圣达则更有魄力。原来,公司拟斥资4200万元参与设立达州圣达能源有限公司,以向焦化行业上游进军,延伸产业链。新公司拟经营原煤采掘和销售、煤炭洗选及销售。据悉,之所以设立该公司,主要是为了解决子公司四川圣达焦化的原材料焦煤供应问题。四川圣达表示,在目前原材料焦煤供应形势持续偏紧的情况下,新设的公司将被作为四川圣达焦化的原材料焦煤的供应基地,这将使圣达焦化的原材料采购渠道进一步得到优化调整,也将降低圣达焦化的采购成本,并提升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盈利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经披露的2007年年报和业绩预告中记者发现,一批先期率先介入上游产业的上市公司已经尝到了甜头。这批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盈利空间更为广阔,产业布局也更为合理。比如康美药业,公司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406万元,同比增长56.74%;实现净利润14611万元,同比增长46.10%。年报显示,2007年公司建立了中药物流港和药材加工基地,掌控上游中药材资源,迈出走向全国步伐。又如晨鸣纸业,公司预计2007年度业绩同比增长50%至100%,这一方面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为减少上游资源对自身发展的制约,长期致力于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所致。公司充分开展林业资源的开发工作,从而为公司及子公司造纸业务提供低成本的上游林木资源。

      对于上市公司大打资源“牌”的战略,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布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以主业为核心的多元经营,因而在增加公司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强化上市公司的主营竞争实力。由此,使得公司产权主体不再缺位,产业链的源头明晰。更重要的是,通过打通产业链,有助于上市公司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营质量,获得业绩的增长。

      该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涉足原材料行业需要付出很大的资金和成本甚至风险,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长期有利、短期不见效果甚至看起来负面影响似乎较大的行为。然而,从未来发展来看,原材料价格的增长是必然的,因此拥有原料或者说上游产品的长期控制权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布局的战略意义十分深远。另外,未来的企业竞争要素将从争市场、争资金、争技术向争战略合作伙伴转变;竞争方式也将从片面的单个市场竞争向市场竞合转变。因此,唯有通过打造完整产业链的战略发展模式,才能及时消化来自上游的成本压力,才能比较轻松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并在国际间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