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赐琪
社会学研究者
上海“东方讲坛”讲师
本栏上次谈了德胜公司的诚信追求,今天要谈德胜公司文化内核:爱的感召。
在《德胜员工手册》中,有一段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颇耐人寻味。
在一间屋子里,人们围坐在一个香气四溢,盛满了肉汤的铁锅边,只有一把铁勺可以从锅中舀取。每个人都想独占这锅肉汤,无奈这把铁勺的柄太长,谁也无法将它舀取并直接送入口中,于是彼此在饥饿中枯瘦。
而在另一间屋里,同样的肉汤和铁勺,可是围坐的人们却轮流用这把铁勺舀取肉汤喂养坐在他对面的人,于是所有的人都得以饱足,共享天堂的喜乐。而促使他们首先喂养他人的举动,是一种叫做“爱”和“分享”的精神感召。
德胜文化的内核就是实现这样的爱的感召。
在德胜,从工地上的建筑工到公司的高层主管乃至公司总裁,每一个人都受到同等的尊重。所有管理人员,每月至少有一天时间到基层去顶岗。内容可能包括打扫厕所、保持公共卫生等。
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手机号码向全体员工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向总经理发短信表达对工作和生活的意见甚至个人求助。
有一种经济理论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缺乏责任心,只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劳动,因此需要采用强制和约束的方法管理。德胜公司不否认经济利益的驱动性,但更着力于用爱来滋养心灵,让每个员工成为懂得给予和感恩的人。
每年11月的感恩节前夕,德胜倡导每位员工选购一份礼物,同时将感恩卡及亲手写好的感恩信放在一起包装好,送给慰问(感恩)的对象。感恩节那天下午,全体员工停止工作,互赠礼品。在此之前,公司的网站和宣传栏上,波特兰小街等场所会张贴一些外出员工给公司的来信,就象是亲人间的问候。
年终岁末,德胜鼓励员工给家人送一件礼物、请家人聚一次餐,由公司出资;员工子女中凡上学的,每年都照例会收到公司的一件礼物,直到大学毕业为止。
员工们对德胜的感谢是由衷的。2005年7月,公司出了一起煤气泄漏事故,一位员工被严重烧伤。从出事到送医院开始抢救只用了24分钟,医生当时就问:是抢救还是不抢救?因为像这种全身深度烧伤面积达90%的人一般是不抢救的。聂圣哲总经理当即表态:请全力以赴抢救,不论花多少钱。
德胜将员工的生命视为瑰宝。公司明文规定:严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公司财产;不允许员工带病上班,带病上班者将会受到惩处。员工也将德胜视为人生的可靠归宿。在公司的公告栏上曾张贴着这样一封信:“明天我就要回家过年了。在公司里呆了这么多年,每次暂时离开都有些失落,都不想走,习惯了公司的一切,回家确实有些不习惯。在公司的六年是我快乐的六年,是我值得怀念的六年,是最让我安心的六年。以前在外面做事的时候,学到的总是先下手为强,谁的拳头硬、谁够狠谁就有资格说话…….是德胜公司,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爱心,还有许多好人,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仅有几百位员工的德胜公司,从创办至今,向社会捐助的各类款项,总额已达2800多万元;员工个人向平民学校、敬老院、贫困家庭等捐款,也有数十万元。
在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的网站上,刊载着许多德胜员工的名字,因为他们一次又一次捐款,资助贫苦家庭的孩子读书。这个由聂圣哲发起成立的基金会,目的是倡导中国的平民教育事业,使出自寒门的孩子能够“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过平民的生活,将来走向社会做一个‘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合格平民。”
德胜员工大多具有这样的平民意识,当然也有例外。对那些不守规章制度又自命不凡的人,德胜公司也有解聘制度。但在正式解聘之前,公司会下发《“解聘预警”通知》,对违规员工发出警告。如其能深刻反思以往的工作表现,及时认识并纠正错误与不足,同时能保证日后更加努力地工作,重新塑造自己,公司将通过两个月时间对其观察与评价,再做出是否缓期或取消解聘的决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了尊重每个员工的发展意愿,公司明文规定:允许员工请长假出去闯荡一年至三年,并为离开公司出去谋发展的员工保留工龄,想回来时通过必要的程序,可以继续在德胜工作。可离开德胜到其它公司工作的人,却往往感觉不适应,总觉得与德胜的环境、氛围差别太大。或许是因为德胜充满关爱的企业文化使人难以割舍,不少人又选择回头。
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正处在一个拐点上。面对多元价值的碰撞,人心何以依凭?德胜的实践给当下自诩“以人为本”的管理者和企业家们置立了一面镜子。事实证明,只有从爱护人,尊重人出发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才会具有直观的效果和长远的生命力。
因为,有爱,才能长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