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路演回放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信息披露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甘蔗之乡”75%受灾 蔗糖减产波及明后年
    国际油价破百 国内油市回暖
    宝钢调价解成本压力 钢市或现新行情
    电解铝上周小幅上涨
    中日韩车企拟内部消化钢材涨价
    海尔白电产品全线提价
    美国玉米库存今年将明显下降
    铁矿石贸易商惜售待涨
    中钢集团拟年中完成A股整体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日韩车企拟内部消化钢材涨价
    2008年0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记者 吴琼

      

      随着铁矿石大幅涨价既定,中外钢企纷纷提高钢铁产品价格以化解成本压力,而钢价的上涨又势必推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中国乘用车生产商并无涨价打算,而是计划内部消化这部分成本。

      对于宝钢涨价消息,汽车企业表现较为平静。众多大型汽车集团高层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因为预期进口铁矿石成本将大幅上升,此前各大钢厂已事先与汽车企业进行沟通;再加上集团与钢厂签订的是长期战略供货合同,预计涨价对公司影响较小。但上汽集团等行业巨头未透露具体的采购成本。短期内,对钢厂提价反应最为敏感的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汽车企业。

      兴业证券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每吨钢铁价格提高400元,则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高达60亿元至64亿元。以2006年行业收入15290亿元、利润总额768亿元、利润率5%为基数,假设2007年收入和利润增长20%左右,再考虑到汽车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提价空间不大的背景下,预计2008年中国汽车业的利润率将下降0.5至1个百分点,达到4%至4.5%。

      从多家企业二季度采购协议看:实际提高的钢材采购成本与兴业证券预计出入不大。

      尽管面临较大的压力,但众多乘用车企业仍不打算涨价。昨日,吉利汽车副总裁王自亮告诉记者,“尽管成本提高,吉利汽车不会因此提高售价,会通过内部消化来解决成本压力。”

      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商用车企业则有意调高价格。此前,福田汽车旗下的轻卡产品(福田奥铃)已经涨价近千元。

      不过,被钢材涨价撞了一下腰的不只是中国汽车业。日本和韩国的汽车企业也深受影响。

      日本方面也出现类似中国的情况。日本汽车业人士指出,初步估计,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的车用钢板采购成本将增加2000亿日元(约18.5亿美元)。目前丰田汽车公司渡边捷昭社长和日产汽车均已表示不涨价,但将要求与日本钢铁企业分担铁矿石涨价负担。

      2月初,韩国最大的钢铁公司浦项制铁将热轧钢板(卷)提价12%,并计划于4月底再次提价。但韩国汽车生产厂商已发布联合声明:韩汽车厂家将单方面承担钢铁涨价的压力,不会用提高汽车售价的方式将压力转嫁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