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时事国内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8:路演回放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路演回放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投资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8 年 2 月 2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古代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绩优蓝筹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或 8621-38967898,zengp@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古代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绩优蓝筹股
    2008年02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琳
      汤哲明(左):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现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

      颜明(右):沪上资深书画收藏家、鉴赏家,斋名澄远楼。致力于中国古代书画收藏,所藏明清名家精品甚夥。曾于扬州博物馆举办藏画专题展,并出版藏品专集《明清书画集粹》

      是志浩: 股权投资基金副总裁、投资总监,新中国第一代投资银行家。致力于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藏品尤以海派书画见称,所藏甚丰
      黄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博士,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专家
      仿宋元山水册页
      当代艺术的价格一路飙升,中国古代书画却波澜不惊,何故?

      古代书画好比买市中心的经典楼盘,买股票中的绩优蓝筹股。

      古代书画经过了历史的汰除,去掉了泡沫,自然不怕缩水。

      投资当代艺术关键要看“主力”在哪里,古代书画则很难被庄家炒作。

      ⊙本报记者 杨琳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搭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快航道”,艺术品价格一路飙升。然而,对比当代艺术板块,价格成百倍的增长,经过百年沉淀的中国古代书画的增长速度却显得波澜不惊。对此,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古代书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笔墨功力、稀缺的存世数量等决定了其作为收藏、投资品的市场潜力,其价位的进一步提升将在预料当中。只是由于艺术品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古代书画的价值尚没有在市场中完全体现出来,价格与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为此,本报特邀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汤哲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博士、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专家黄朋;沪上中国书画鉴赏家、收藏家颜明以及金融投资家、中国书画收藏家是志浩四位专家,针对中国古代书画的市场价值以及未来在艺术品市场的走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古代书画被炒作因素最少

      上海证券报:如何判断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价值?

      颜明:我敢肯定的是,今后中国艺术市场上单件价格能过亿的作品,大多将出现在中国古代书画板块。这样的境况指日可待,仇英的《赤壁图》不就近八千万了么。

      汤哲明:过不过亿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关键是中国古代书画的价格在市场中被炒作的因素相对其他品类是最少的,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存在炒作成分。

      是志浩:可以比较的是,当代艺术更多是被资本带动起来的,是利益驱动的产物。

      汤哲明:应该这样说,古代书画作为存世极少的艺术经典,决定了藏家收藏其的前提乃是“喜好”,而非“运作”。因此我想,中国古代书画在任何时期、任何空间环境下所反映的价值和价格,都是相对真实的。

      国际资本与国内资本的博弈

      上海证券报:在目前当代艺术被热烈追捧的艺术市场中,古代书画的处于何种地位?

      汤哲明: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年的火爆,实际是国际和国内资本的博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推到如此高位,没有国际资本的推动是不可能的,国外财团和一些有特殊背景的基金会的参与是关键。

      颜明:十几年前,海外资本就用极低的价格吸纳了大量的当代艺术作品,一方面是出于投资,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艺术来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如今他们抛出这些作品,一方面在中国获得了其价值观的认同,但另一方面却要当代中国人来买单。

      上海证券报:古代书画拍卖机制本身是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黄朋:古代书画沉淀了几百年,本身并不会变,但是它周边的环境却在发生着变化。艺术市场中当代艺术的突然火爆,使得古代书画的“行情”相对显得“弱”了。

      汤哲明:当代艺术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中已越来越普及。“流行”并不带有贬义,而是指艺术的普泛化。艺术普泛化是平民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崇流行文化的人指责经典艺术是服务于少数人乃至特权阶层的艺术,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流行艺术的性质从极端上说,接近于“卡拉OK”,人人可以参与,正所谓“人人都是艺术家”;其艺术特点从极端上说,又颇像脑筋急转弯的短信段子,并不追求艺术表现的精湛与深刻,故易有轰动一时的效应但却难以流传久远。这一点,跟“超女”、“好男儿”的内在思路上是相契合的。所以除了极个别例外,其追求长久传唱显然就不可能。

      颜明:有人说蓬皮杜艺术中心里面的都是垃圾。这种观点对不对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有人说故宫和卢浮宫里的东西是垃圾。这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黄朋:这说明属于经典艺术范畴的古代书画,尽管未必造成艺术市场上短暂的“火爆”效应,但却是足以流传久远。

      当代艺术是概念股,古代书画则是绩优蓝筹股

      上海证券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相比之下古代书画更显得经久不衰,对吗?

      颜明:这是肯定的,我相信古代书画在任何时候都是市场里表现最稳健的。它的可贵也就在于其量少。

      黄朋:如果用楼市来打比方,买古代艺术品就好比买市中心的楼盘,但为什么一些远离市中心的楼盘也能卖出好价钱,那是因为房地产商给该楼盘赋予了好的概念,而相同地段的其他楼盘也可能因为这些概念楼盘的带动买出较高的价格,一时看来甚至接近中心地段楼盘,但这显然是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等到风潮过去,最先缩水的必定就是这些楼盘的售价。而现在的当代艺术市场与此极为相似。少数既有概念又有表现力的当代艺术作品价格的飙高,使得大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作品也受到盲目的追捧,这些作品价格的缩水绝对是指日可待的。而古代书画作品经过了历史的汰除,撇去了泡沫,就相当于市中心楼盘,其价格与价值是相吻合的,自然不怕缩水。

      是志浩:用股市中的术语来说,当代艺术主要是概念股,中国古代书画则主要属绩优蓝筹股。

      上海证券报:拿楼市和股市作对比,的确很形象,那么,从目前的行情看,中国古代书画的价值与价格之间成正比吗?其价格是否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呢?

      是志浩:毋庸置疑,经典的传统书画价格肯定反映其价值和文化内涵,而当代艺术在相当程度上是概念的产物,因而在很大程度它的价格与它内在价值是相背离的。这就好像在股市中,有很多垃圾股的价格也能被拉高,就是因为庄家在做高其价格;而有些垃圾股,没有庄家炒作就始终是垃圾票。那么在艺术市场里面,谁是“庄家”呢?河清《艺术的阴谋》这本书里面说的很好,艺术市场的庄家是“3M”,即画廊老板、策展人和基金会的联合运作。

      颜明:正如某位藏家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投资当代艺术,关键是要看清楚‘主力’在哪里。”

      汤哲明:福柯提出过的主流与边缘这对有趣的概念,类似的现象自古就有,如皇帝看中的画家作品自然价高,但实际上这种画家水平并不一定真高。

      黄朋:就像汤哲明《国画之江南》一书中也谈论到这个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它主流的艺术中心,能在历史上留下来的往往都是属于中心的主流艺术家,而那些非主流艺术家的智慧和才能却都被淹没了。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如此,包括音乐、文学等等。

      汤哲明:现在国际的主流艺术中心在美国,中国当代艺术家谷文达就曾经赤裸裸地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如果想要被写入世界艺术史,就必须被写入今天的美国艺术史,要被写入美国艺术史,就必须投其所好。别说当代艺术,就说中国功夫片一旦被好莱坞关注,大陆的“大腕”导演便纷纷弄出功夫片的大制作来迎合,但这些大制作的实际水平,却有目共睹。这些“大腕”不聪明、没水平么?当然不是,关键是他们专心于成为“中心”或者“主流”中的一员而忘了自己从事的艺术。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进入了“中心”和“主流”,但其艺术却因此而变质了。

      链接:

      中国古代书画之概念

      沿用中国美术史的分期方法,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将晚清“海上画派”之前的书画作品遗存,即19世纪之前以及整个19世纪的书画创作同视为“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艺术品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已经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古代书画”从整体格局上已经形成很多板块,如属高古的“宋元”板块,作为古代书画市场中主流的明清书画板块……在明清书画中又可根据美术史进行细分,如“明四家”、“清初六大家”、“清初四僧”、“扬州八怪”等专题。

      5年来同一作品拍卖对比数据一览

      (颜明提供,本报记者杨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