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中小板指数追随A股市场的反弹震荡上行,截至本周二,中小板指收盘于6238.39点,五日涨幅5.49%,涨幅均高于同期其它成分指数涨幅,中小板指数20日均线与60日均线的支撑再次得以确认。
分析中小板持续走强的原因,最新41.33倍08年PE显然不是支持该板块走强的主要原因,毕竟,较之当前A股24.40倍同期PE水平,中小板的更高估值倍数只是投资者约定俗成所认可的。在调整的大趋势下,投资者显然不会无理由的容忍中小板更高的PE估值倍数,一定会有额外的因素来支撑其整个板块的强势。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应该是由于市场当前的流动性因素造成的。
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创业板推出的预期越来越强烈。但创业板的是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举措,与之目前更低的准入门槛来看,创业板推出初期更多的会起到分流主板甚至是中小企业板的作用,而并非直接利好于深圳中小板。因此,停留于“创业板”概念上的中小板炒作,很难站得住脚。
如果从市场的流动性因素来考量,中小板受益于当前流动性背景下的链条则更为清晰,首先应该看到,如果说近期市场的反弹,是前期利空因素部分消化和利好因素叠加所共同作用的话,那么,这些利好因素主要是监管层针对市场的流动性需求连批四批基金入市之举,而乐观的估计,这四批新发基金中的9只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上限将达到840亿元。
通常来说,新发基金在建仓的过程中,一些大市值的蓝筹指标个股会是这些基金必配的品种,中小板个股很难直接受益其中,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与金融板块的2000多亿元“再融资”狂潮相比,这些新增入市资金很难满足这些大盘股的全部需求,因此也就出现了大盘股集体“失血”,中小板个股由于市值偏小,对于资金的需求不大而出现流动性相对过剩的情况。
也就是在大盘股因再融资使得资金被稀释而小盘股需求却能够得以保障的错位中,中小板得以完成了“突围”之举。
从近期中小板块活跃的热点来看,无论是基于何种因素的上涨,如华帝股份、德棉股份、兴化股份、荣信股份等个股,无不是伴随着成交量的突然释放来完成了其强势走势。
由此来看,资金在大小盘板块中的内循环是促成中小板走强的主要原因,而中小板最能受益于当前市场相对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也凸显了当前市场的牛市行情下调整走势的特征。
故此,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只要市场牛市不改,即使调整行情仍将持续,深圳中小盘板块强于同类其他成分指数的现象仍将延续。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掌握波段操作的前提必然是建立在中小板个股的基本面研究基础之上,而短期来看,中小板个股年报业绩预增因素、大比例分红送配因素、资产重组、注入等因素,都是关注的焦点所在。
综合来看,德豪润达、华星化工、新和成、精工科技等具备盈利大幅度预增和更高成长性的个股,更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