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本报两会报道组
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银行业改革
主持人:全国两会期间,金融体制改革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您认为这有什么样的背景?
殷剑峰:金融体制改革受到重点关注,我觉得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以及面临的问题是相关的。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增长很快,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四,但是金融体系本身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对称,尤其体现于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滞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未来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核心,如果金融体系本身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话,很难想象整个经济能形成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从宏观面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这些年大家都抱怨,说居民消费一直刺激不起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保持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增长速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关键点在于金融体制改革。中国的金融体制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业聚集了90%以上的金融资源,所以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银行业的改革。
稳健的股市环境有利于银行业改革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中国银行业改革或者自主创新的动力强不强,够不够?
殷剑峰:应该说自主创新的意愿比以前要强得多,但是还不够。表现之一就是存贷息差还没有改变,我觉得未来需要推动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另一方面,银行业面临的竞争还不充分,直接跟传统的银行存贷款竞争的就是资本市场。可以想象,按照目前单一的收入模式,一旦未来利率市场化,银行的盈利能力将面临考验,这可能也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
必须认清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改变中国金融以及经济发展格局的作用,应该维持长期稳健的市场环境,这有助于推动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改变中国经济发展依靠外需的格局。所以尽管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焦点是银行业,但是推动力来自于资本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历经十几年时间,美国银行业才从原来依靠存贷息差走向混业经营的格局,其背景就是美国证券市场在其间经历了长期牛市。
维持牛市要靠居民资产组合调整
主持人:看来,不光是投资者希望中国牛市能持续,而且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需要牛市持续的推动。您如何看待目前的股市?
殷剑峰:去年上半年中国的股指确实上涨过快,市盈率过高,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很多蓝筹股市盈率已经回归到合理水平,现在资本市场的泡沫应该说被挤得差不多了。
2006年以来的牛市中有投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人民币汇改因素,在这两年中推动牛市上涨的主要是两个板块,即银行股和地产股,而这两个板块都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牛市的另一个推动因素就是居民资产组合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居民把存款拿出来买基金,买股票。
未来牛市能否继续依靠人民币升值来推动呢?我认为,尽管人民币长期来看是有升值的趋势,但是短期来看,如果中国经济发展中内需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改变的话,人民币短期的升值动力有可能会在未来一两年丧失。假如未来美元突然走强,人民币是不是有能力跟着美元对其他货币都进行升值?如果不能的话,就不仅会影响到中国和美国的贸易,而且会影响到中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好像还没有这个能力。
现在美元是走弱的,但是我觉得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可能是美元走强的一个拐点。一旦美元在未来一两年突然走强,人民币升值步伐有可能会放缓甚至停滞,由银行股、地产股推动的牛市格局就难以持续。
我认为,要维持牛市格局,应该依靠居民资产组合的调整。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让越来越多的成长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另一方面应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居民去买股票、买基金,同时发展像企业年金、私人养老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这样才能形成长期的牛市格局。有了长期的牛市格局才能刺激银行业去改革,去发展新的业务,去创造新的产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金融乃至经济发展新格局。
资本输出成为今年重要课题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次贷危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中国资本输出的一大历史机遇。您怎么看?
殷剑峰:我国外汇储备去年一下增加了4000亿美元,怎么用是一个问题,资本输出将是今年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发达国家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有一些指责,我们认为这些指责非常不公正,因为目前中国不是储备货币的国家,所以必须使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由于汇率的风险,如果总是持有美元风险就太高。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也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外汇资产去持有一些能源、原材料。
另外,中国资本在未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合理机制,是自己运用还是委托别人运用,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如何进行决策等问题,都必须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