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广告
  • 7:两会特别报道
  • 8:两会特别报道
  • 9:两会特别报道
  • 10:焦点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观点评论
  • 14:时事海外
  • 15:环球财讯
  • 16:专版
  • A1:市场
  • A2:股市
  • A3:专 版
  • A4:金融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专版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两会特别报道
    8%增长目标是导向 4.8%控制目标仍可承受
    中国经济增长基本条件未变
    2007年主要税种收入增长结构
    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八年二月份销售及近期新增项目情况简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8%增长目标是导向 4.8%控制目标仍可承受
    2008年03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刺激内需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 资料图
      预计2008年物价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资料图
      

      在我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的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为8%左右。

      物价问题,举国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2008年物价涨幅控制目标设在4.8%左右。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

      8%导向性的经济增长目标

      “8%左右的目标是一个导向性的目标,是希望引导各方把精力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和加快社会建设上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3年和2004年,我国经济增速均在10%及以上。从2005年起,政府把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从前两年的7%调高到8%,但每年实际增长率仍大大超过预期,分别达10.4%、10.7%和11.4%,其中2007年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来自江苏泰州的姚建华代表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比较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注重发展质量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经济发展没有一定速度谈质量不现实。

      “GDP的实际增速连续5年超过预期目标,且都达到10%以上,经济虽然仍处于平稳较快发展区间,但需要防止由偏快转向过热。国家今年继续确定8%左右的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意在提示注意防范风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毛伟明这样认为。2007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外贸顺差分别比上年增长25.8%、16.4%和50%。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

      更引人注目的是,随着总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总供求矛盾也开始显现。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8%,成为1997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衡量经济发展,不仅要看速度,更要重效益;不仅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8%左右的目标是一个导向性的目标,是希望引导各方把精力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和加快社会建设上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韦苇委员说。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内来看,年初南方部分地区遭遇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经济带来一定损失;从国际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增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尽管受到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今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仍然会超过8%,只是与去年相比会“略有回落”。“因为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未发生太大变化。”他解释说。

      对于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姚景源认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适当放缓经济增速,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机遇。他建议,政府应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同时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

      4.8%创新高的物价控制目标

      “不过,4.8%左右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处于温和到不温和的转变区间,还没有恶化。”

      “在2007年物价上涨4.8%的基础上,受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以及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物价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这是今年物价调控目标设置创新高的根本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说,“单拿今年1月份物价上涨7.1%来说,不难看出今年物价上涨仍有较大的压力。”

      当前物价上涨的内在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防止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说,从目前物价上涨情况来看,成本推动因素十分明显。由于传导效应,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其他相关产品价格上涨,波及面在增加。从国际来看,国际油价、粮价等上涨都会导致输入性通胀,食用油受国内外因素影响,价格走势也不乐观。

      人们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物价涨幅控制在4.8%左右,也是出于“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因素的考虑。所谓“翘尾因素”,从经济学上讲,通常是指上年价格上涨对本年度的滞后影响程度。而2007年物价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翘尾因素将更为明显。

      对4.8%左右的物价涨幅控制目标,有些人也存在疑问: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今年经济将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物价在4%以下为温和可容忍的通胀。现在定为4.8%左右,意味着今年物价形势比较严峻,也表明政府对此做了充分估计。”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不过,4.8%左右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处于温和到不温和的转变区间,还没有恶化。”

      贾康表示,4.8%左右的物价涨幅目标创近年来新高并不可怕。当前,关键在于防止物价形势出现较为严重的转变,呈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这是物价调控的主要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行长赵鹏认为,2008年物价骤降的可能性极小,总体上仍将保持高位运行。“鉴于当前物价的形势,4.8%左右物价涨幅控制目标的设置与去年物价实际上涨持平,这也尊重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实事求是。”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物价涨幅控制目标设为4.8%左右也考虑到了居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同时还提出了九大措施,以把物价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

      “从抓粮食生产到健全储备体系,再到补贴生活困难的群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如此周密的措施,可以说是空前的。”杨子强代表说。

      杨子强代表说,从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和政府采取的综合措施来看,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人民币升值、进出口关税调整等因素都将会对物价上涨起到抑制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市场商品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也不支持物价大幅上涨。他说,“如果今年物价走势呈现出前高后低,这将是一个理想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