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广告
  • 4:公司巡礼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信息披露
  • 7:两会特别报道
  • 8:两会特别报道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海外
  • 11:时事·天下
  • 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专版
  • A7:数据
  • A8:期货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观点评论
    从上调CPI控制目标看我国通胀成因
    股市要为“马云们”搭台
    应制定标准对理财产品进行严格规范
    刘永好对肉价上涨的
    另类解读值得重视
    面对价格风险,“头寸思维”不能缺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上调CPI控制目标看我国通胀成因
    2008年03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学军
      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把CPI目标从3%调整到4.8%都是务实而理性的。调高CPI控制目标决不代表紧缩政策的转变,而是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有助于矫正“感受通胀”与实际通胀的偏差,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化解通胀压力。

      ⊙陈学军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指标:GDP为8%、CPI为4.8%、失业率4.5%。我国政府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原来的3%上调至4.8%,折射出我国宏观调控将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CPI目标从3%调整到4.8%,意味着政府对目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强。探究此轮通胀的成因,对增强宏观调控思维的创新性、政策组合的科学性、调控工具的精准性都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200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4.8%,其中,有10个月超过了2007年的预定控制目标3%,2008年一月CPI更是高达7.1%。从国内情况来看,主要是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

      第一,粮食价格上涨,它是构筑此轮通胀的基础力量。2007年,由于国外生物燃料消耗粮食,致使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我国粮食出口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工业的玉米消费增长势头仍然强劲。2006年我国深加工消耗玉米比2003年累计增幅117.5%,年均增幅高达29.6%,从而推动了国内粮食价格的突涨。

      第二,我国资产价格膨胀。2007年房地产与股票市场达到了异常繁荣状态。房地产业: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2007年12月20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11月房价同比涨幅达10.5%,继续刷新两年涨幅新高。全社会贷款中,以房屋和土地作为抵押物的已经超过一半;股票市场:截至2007年12月27日收盘,沪深两市总市值为32.93万亿元。这意味着不到两年半的时间,沪深总市值翻了10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已经接近150%。

      第三,外汇储备规模涨幅有增无减。截至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2007年外贸顺差高速增长,全年累计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

      从国际影响来看,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全球金融一体化下的流动性过剩。在过去的25年中,全球金融资产持续稳定增长,到2006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达到167万亿美元,比2005年的142万亿美元增长了17%;这一增长率是1995年—2005年年均8%增长率的两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球金融资产的规模还将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底,跨境投资者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达到历史性的74.5万亿美元。

      截至2006年底,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已达到了20万亿美元,是两年以前的三倍,是2000年的20倍。到2008年,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还将要增长50%以上,完全可能超过30万亿美元,甚至会接近40万亿美元。另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元区国家,有越来越多的股票和债券由海外投资者所拥有。国际上金融资产交叉持有,使得市场流动性在最近三十年有惊人的增加:已经从7500亿美元增加到32万亿美元,等于增加了4000%。

      第二,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以及粮食价格上升。2007年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而言大幅走高,反映全球期货价格波动的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在2007年呈现出直线上升之势,并创下了历史高位。其中,代表性的是原油、黄金、大豆、玉米、小麦等商品期货的价格接连上涨与连创新高,许多商品期货的价格刷新了几十年的历史纪录。

      自1993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之后,原油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和物价的影响明显加大。国际市场导致的输入型通胀越来越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压力。除原油外,我国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也达到41%和43%,镍和天然橡胶更是高达55%以上。对外依存度偏高,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增大。全球商品期货的整体性上涨带来了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加大了通胀压力。

      第三,美元贬值下的输入性通胀及全球普遍存在的通胀压力。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美元,这几年来一直在贬值,而且幅度相当大。据统计,5年来美元对欧元贬了43.9%,对英镑贬了30.6%,对人民币则贬了10.2%。最近一段时间,美元贬值的势头不但没有放缓,反而有加速的趋势。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居高不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国的价格体系。

      通过以上对我国此轮通胀成因的阐述不难看出,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的角度来分析,相关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我国把CPI目标从3%调整到4.8%是务实而理性的。调高CPI控制目标决不代表紧缩政策的转变,而是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有助于矫正“感受通胀”与实际通胀的偏差,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化解通胀压力。

      目前,抑制通胀预期,最有效的手段依旧是适时、适度地采用价格手段。应认识到,此轮通胀压力既有经济周期性问题,也有转型经济国家的体制性问题——这些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不可绕过的门槛。对于政府而言,抑制通货膨胀不要单独地处理通胀本身,而要兼顾中长期发展进行通盘考虑,要立足民生,从公平和效率着眼,积极拓宽调控手段之外解决思路,解决分配机会和机制不公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减少社会管理成本;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增强其抗风险能力,防范系统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金融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