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广告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观点评论
  • 6:时事
  • 7:金融·证券
  • 8:广告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广告
  • A5: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6:上证研究院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大全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互动
  • C8:中国基金业十年大巡礼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评选
  • C15:基金·私募
  • C16:基金·人物
  •  
      2008 年 3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3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3版:基金·封面文章
    基业星空 谁的星光最耀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业星空 谁的星光最耀眼
    2008年03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焰
      徐汇 资料图
      “金基金”系列评选活动火热进行,本月底将为您揭晓

      ⊙本报记者 郑焰

      

      随着中国基金业迎来了十周年的生日,由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基金业“金基金”系列评选活动也于3月5日正式拉开帷幕。哪些基金公司最值得尊重?哪些基金产品最值得信赖?30项大奖究竟花落谁家?本月底评选结果将最终出炉。

      截至3月7日,短短三天,《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便已收到了来自基金投资人的8万多张选票。而在2007年举办的第四届评选活动中,投资者票选数量最终近19万张。当中国基金市场的资产规模在2007年突破三万亿大关时,约有四分之一的中国家庭购买了基金产品,这一行业掌握了A股市场近28%的话语。

      “投资改变生活”,已不仅仅是句口号。让持有人分享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成为这一行业的使命。而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或许有一天,投资也能改变世界。

      五届评选见证成长

      所谓弹指十年间。1998年基金金泰与基金开元的发行,拉开了这一行业的序幕,其首发规模分别为20亿元。而在上海证券报举办首届“中国最佳基金公司”评选的2004年,基金业的资产规模也仅为3000多亿元。而截至2007年底,这一数据已经变为3.1万亿元,三年翻了十倍。

      上海证券报发起主办这一活动,其初衷是为了帮助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基金公司,分享基金投资成果,激励基金公司自主创新,促进基金经理健康成长。

      在今年的评选活动中,最佳基金公司奖项包括:TOP大奖——将授予过去一年里规模、投研、市场、服务等综合实力俱佳的基金公司;此外,还有最高投资回报奖、最佳管理团队奖、最具创新精神奖、最佳风险控制奖、最具社会责任奖、最佳营销服务奖、最佳投资者关系奖、最快进步奖、最具潜力奖等九项大奖。

      其中,最具社会责任奖,为今年新增项目,旨在评选过去一年里稳健经营,热心公益,积极回报投资人与社会的基金公司。我们相信,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社会责任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健康的投资生活在带来财富之余,或许也将改变世界。

      此外,2007年度十大“金基金”奖还将从50只候选基金中评选出:4只股票型“金基金”;2只积极配置型“金基金”;1只保守配置型“金基金”;以及债券型与封闭式“金基金”各一只。至2007年12月31日,成立时间不满两年的基金中,评选出新秀“金基金”1只。

      作为基金业诞生的十周年纪念,本次还将推出中国基金业十年特别贡献基金公司奖,对中国基金业十年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基金公司予以评选,从中选出10家获奖基金公司。

      2007年看点多

      中国基金业在2007年迎来远超想象的市场盛宴。在去年前10个月的短短时间内,基金规模从2006年末的近9000亿元,扩张到3万亿元。基金持有户数扩展到1.1亿户。这是自1998年基金金泰、基金开元设立以来,中国基金业实现的年度规模的最大增长。

      事实上,从2003年至今,中国银行储蓄存款的平均增长率为15%,保险业资产规模的平均增长率超过30%,而证券投资基金资产规模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0%!这样的速度,不知还有多少行业能够超越。

      另据专家估计,目前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中国家庭购买了基金,大约有上万亿的居民存款借道基金进入理财市场,目前基金资产总规模相当于居民人民币储蓄总额的六分之一,而A股市场超过28%的股票被牢牢地拿在基金的手里。

      如果说,2007年前基金这个词还仅限于投资者群体中流传的话,那么在2007年内,它已经和国债、储蓄一样成为老百姓的家常事、身边事。在这背后,2007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126.48%。

      与行业规模大跃进一道,2007年的基金市场诞生了许多记录。从“当日售罄”,逐渐演化为了“一基难求”,基金发行开始启动“末日比例”。4月,上投摩根内需动力的当日申购资金达到了历史性的900亿元,数月后,这一数据又被该公司的另一只基金刷新,达1162亿元。

      也是在这一年,股票型QDII基金获批。随着南方、上投摩根、华夏、嘉实四只QDII基金的发行,中国的公募基金业正式走进了全球投资时代。

      而身陷“边缘化”困境的封闭式基金市场,在2007年迎来了转机。6月,首只创新型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股票型基金获准发行。7月,首只创新型封基——大成优选基金获准发行。

      规模、创新、营销、进步、风控,成为2007年基金市场大跃进历程中的一个个关键词,在这轮大牛市中,基金公司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行业内的一个个纪录在不断刷新,《上海证券报》本届评选中各个单项奖的争夺也趋于白热化。

      从明星经理到明星基金

      行业规模的几何级数发展,令基金投资在2007年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开始淡化,团队式投资模式大行其道。

      2006年中,一位资深的基金经理曾经做过以下评论:“2005年前,30、40亿算大基金,但是现在(指2006年中)没有40、50亿还有些耍不开。”显然,他很快会发现,到了2007年底,没有个200、300亿也要耍不开了。

      新的团队式模式突出特征为:强调“组合管理”和内部分工,即把原来集中于基金经理的决策权限分为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交由整个投研团队共同分担;大规模的基金团队细化为基金小组,重视研究、强调沟通,提倡集体作战;投资研究的重心由个股选择上升为行业配置,指数化投资、风格股票投资也被逐步纳入投资选择。决策重点从“下”逐步向“上”移动。研究团队的重要性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这一投资模式下,对小盘股的炒作开始让位于蓝筹“泡沫”,对题材股的热情逐步被高弹性的周期类股票所取代,而重组股则换了个“资产注入”的名头卷土重来。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导致了基金经理的人员流动率到达了一个历史性的高点。Wind数据显示,2007年度共发生了353起基金经理变动公告,较去年增加96%。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强调团队投资的“双基金经理”开始盛行。Wind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20日,334只基金中已有102只实现了双基金经理制,占总数的30.5%。

      正是基于以上特征,《上海证券报》在此次评选中,将以往的明星基金经理评选改成了明星基金的评选。

      探访历届榜单座上客

      作为国内最早的基金公司评奖活动,上海证券报发起主办的基金评选活动自2004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一届“TOP 大奖”由博时、华夏两家基金公司并列获取;第二届、第三届桂冠则分别由易方达、广发两家后起之秀夺得;第四届,华夏基金再次夺得了大奖的桂冠。

      从历次获奖的名单看,包括华夏、博时、南方、嘉实、易方达五家基金公司都是连续四年获奖。五家公司当中,除了易方达基金公司成立的时间稍晚一些之外,其余四家都为“老十家”基金公司。

      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上述五家基金公司的总资产管理规模位列行业前五名。而第四届的大奖得主华夏基金,更是在2007年末,获得规模与业绩双丰收。

      “最具潜力奖”的潜力也不可小觑。第四届该奖项的得主——汇添富基金公司,在2007年资产规模从103.48亿元飙升至766.84亿元,速度之快可见一斑。而第三届“最具潜力奖”得主——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2006年在银行系基金公司中脱颖而出,业绩规模和品牌都表现出不可低估的潜力。而第二届“最具潜力奖”得主——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其旗下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在次年以超过160%的年度收益率位居业内基金之首。

      探访历届榜单座上客,可以大略看见这一行业的发展历程。上述获奖公司的优异表现亦体现了该奖项专业性。《上海证券报》“金基金”评选的宗旨依然是尽力通过最专业的方法、最广泛的参与人群,评选出最优秀的基金公司并将其推荐给投资人,让强者更强,同时也希望通过研讨活动,集思广益,为基金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