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版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牛点烛熊吹灯 心若在牛还在
    农产品阴云笼罩 农业股分化难免
    短期市场仍有调整要求
    专用设备股
    自下而上的机会
    新低后市场走势的三大猜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牛点烛熊吹灯 心若在牛还在
    2008年03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韧
      ⊙姜韧

      

      股指筑底期间的牛熊争夺势必激烈,虽然周周有新基金整装待售的壮牛力量在积聚,但蓝筹股再融资的传闻似有熊出没,总能轻易将小牛击倒。若将时间定格在去岁今朝,投资者势必会产生无限美好遐想,若问牛市是否还会重来?信心若在,牛市还在。

      

      企稳已获估值基础

      境内股市的特有估值规律是有迹可循的,沪综指333点、998点两次极限底部的市盈率皆是十几倍,而每一次股指阶段性顶部1052点、1515点、2245点、6124点时市盈率皆超逾60倍。市盈率估值必须结合成长率,若一味拘泥于静态市盈率,则无异于南辕北辙,由于境内股市的估值是建立在中国经济高增长基础之上的,因此境内股市市盈率中枢可维持在35倍左右,高于40倍时往往会产生泡沫,而低于30倍时则会积聚上涨能量,撇除1994年、2005年两次极限熊市末端,这一价值规律在境内股市曾反复演绎。

      投资者再度回眸2007年开局美好牛市时,也应该反复揣摩这一估值规律,股指越过3500点时市盈率在40倍左右,此时政策面虽未出招,但舆论却已开始吹冷风,待股指攀至4300点时市盈率已达到57倍,所谓“印花税”利空其实仅是点燃下跌的导火索而已,疯牛虽不断点燃烛火烧旺股市,但最终股市难违价值规律。

      现在情况恰好相反,虽然股指仍在4000点之上,但静态市盈率已回落至35倍之下,而动态市盈率更是跌落至24倍,这一估值标准与2007年牛市开局3000点时不相上下。而舆论面总是先行于政策面的,与去岁股指疯狂时风险提示冷风频吹不同,现在股指疲软但呵护牛市的暖风确占主导。熊在不断地制造蓝筹股再融资传闻试图吹灭刚燃起的点点人气,但最终价值规律会引导股市走出一轮脉冲似的反弹行情。因此目前并非投资者克制贪婪宰杀疯牛阶段,而应是克服恐惧围捕金硕鼠之时。

      

      平安不相信眼泪

      熊最主要的吹灯利器是制造再融资恐慌,而再融资恐慌的始作俑者是中国平安,可以不夸张地形容,不仅是高位持有平安A股的投资者而且持有其它深陷融资传闻蓝筹股的投资者,在近期皆有可能因为市值快速缩水而哭干了眼泪。但股市并不相信眼泪,上周平安A股在股东大会之后连续两日成交量巨量换手,预示着见底概率。

      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股东大会顺利过关其实并无悬念,因为股东大会时点恰好安排在部分限售股解禁日之后,由于限售股流通改变了A股流通比例,因此股东大会通过再融资方案不能说是基金已臣服于中国平安脚下,而是中国平安利用了游戏规则。因此,中国平安若要顺利实施再融资,仍需面对与投资者、保监会和证监会的沟通,这其实难度远大于股东大会的技术性安排。

      中国平安放量背后耐人寻味,前期用脚投票及股东大会投反对票的基金重新配置,但后期若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案出现符合市场预期的调整,并且在利润分配方面也能从善如流,其股价在大跌之后出现拐点也并非不可能。

      

      非典型性估值优势

      “大小非”减持是市场最担忧的话题之一,但不曾料到近期的涨停板热门股三联商社却恰恰是大股东三联商社减持后诱发的。大股东三联集团迫于自身资金压力,曾在二级市场主动或被迫减持股票,最终只剩弱势控股权,引来同业强敌国美电器窥伺,激烈暗战之后国美电器短期胜出,以高于三联商社停牌前股价一倍的高溢价购得10.67%,成为三联商社第一大股东。

      三联商社这起购并案例提示投资者,大股东减持带来的影响并非千篇一律,对于具备市场重置成本估值优势的公司而言,大股东的弱势地位反而更能诱发市场购并题材。另外,大股东获得流通权后也并不意味其一定选择马上套现,而且若大股东是国资背景,减持股票更是受限重重,短期“大小非”套现压力较重的股票可能仍然是交叉持股的“影子股”,因此近期市场“大小非”真正减持压力并不重,其中尚不乏酝酿出购并的题材,真正的减持风险会产生在股价疯狂时,哪怕届时估值看似很合理,因为市盈率是不能静态估测的。

      

      筑底阶段估值重成长

      现阶段的择股策略,投资者应关注以下几个要素:首先,估值关注利润分配和业绩成长,绩优股若分红吝啬,无异于让投资者望梅止渴,而慷慨分红但利润增长跟不上,又无异于在牛奶中兑水,因此最佳估值模式应是业绩增长与分红股本扩张相结合的成长股。其次,国际油价近期屡攀100美元以上高峰,这对能源股的业绩增长是利好,因此蓝筹股板块中超跌能源股正在不断积聚做多能量。最后,三联商社、科大创新的案例提示投资者,购并题材仍值得关注,具备市场重置成本价值和债务负担轻的低价股也有其非典型性估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