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焦点
  • 5:焦点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大盘股缘何难以止跌
    用巴菲特的眼光选A股
    筑底行情不宜盲目杀跌
    三月底行情有望明朗起来
    电子信息板块
    新增资金的目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月底行情有望明朗起来
    2008年03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阿琪

      

      外围股市齐齐下跌、通胀指标继续高涨、再融资成众矢之的、年报披露正酣、一季股公司业绩预期未明、新基金正在批量发行、老基金正准备年终分配,印花税、创业板、股指期货、港股直通车等借两会之机形成阵阵热议。完全可以这样说,目前股市的市场氛围正处于最繁杂时期。

      

      市场进入新博弈时代

      伴随着“大非”开始规模性解禁,A股市场已经从2006年的机构与机构博弈时代、2007年的机构与普通投资者博弈时代转入到大股东与市场各类投资者博弈的时代。因此,在市场各类投资者就A股的估值水平孰高孰低争议不休之时,A股的定价权实际上正在悄然转向至大股东手上,中国平安再融资方案被高票通过即是一个典型案例。曾经有人戏称,在“大非”陆续解禁之后,A股市场“最大的庄家”将是上市大股东,目前这种市场局面正在逐渐显现。大股东逐成市场“大庄家”的原因在于,“大非”解禁后拥有巨大的筹码供给量、对上市公司知根知底能大大超前于市场形成明确的预期、在减持与增持逐成为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中能从容获取到显著的利益。同时,大股东即使出于控股权的考虑不愿意减持,当再融资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后,也会在市场高估值的时候有着极强的融资冲动,并且,无控股权顾忌的“小非”在高估值的时候必然有着强烈的减持意愿。因此,在“大非”陆续规模性解禁的时候,市场估值水平的高低及其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由大股东们与投资者们“反复商议”后才能确定,这个“反复商议”的过程即是反复博弈的过程,在反复博弈中来寻找各自都认同的合理估值水平。在这样一种新的市场机制下,目前市场各类投资者在与大股东们博弈的时候自然要小心翼翼的,防御性策略因此已逐成市场主流。

      

      需要探索新盈利模式

      2006年机构与机构博弈的利器是“专业研究”,比拼的是机构们专业研究的广度和调研的深度,从那时起,A股市场以往那种“炒”投资思维被全部摈弃,专业研究报告全面兴起。在2007年机构与普通投资者博弈的时代,比拼是资金的厚度与增量,“5·30”之前银行储蓄大搬家时,行情涨跌由普通投资者说了算,“5·30”之后新基金急剧膨胀时,行情话语权又回归到机构的手上。而今,在新的博弈时代,机构们与普通投资者“已处于同一条战壕”,博弈的共同对手是大股东,投资者们博弈的新利器,或者说新盈利模式是什么呢?目前为止各类投资者仍处在探索的过程中,新博弈时代新盈利模式的缺乏也是目前行情进入休整的一大原因。对于未来,有几点将是显然的:(1)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投资者,博弈对手的级别更大了,实力更强了,博弈中的行情震荡幅度也相应地拓宽了,操作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了;(2)除了上市公司基本面状况及其融资行为外,大股东在市场中减持与增持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其减与增的动机将成为后期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依据;(3)在新盈利模式还没有探索出现之前,面对更为强势的博弈对象,市场主流投资策略更多地仍是防御至上,一旦有新盈利模式形成,则意味着新行情的来临。

      

      结构性调整特性没变

      市场更新新博弈主体的过程,反映在行情中即是结构性调整的过程。因此,尽管目前行情比较疲弱,但结构性调整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正因为行情是结构性调整,目前4100点的行情估值水平已经低于去年的3000点,对应于2008年公司预期利润的动态市盈率已经下降到不足23倍,使得大盘指数在没有过于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基本实现了估值水平的软着陆。也正因为行情的调整是结构性的,在调整过程中投资者仍能观察到与捕捉到许多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单凭这两点,就可以确认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调整行情在长周期的大框架上仍是属于牛市调整性质。只是,这个长周期行情的框架越大,现阶段行情调整的时间就相对越长,走势也相应越复杂。因此,在经历过去年行情的饕餮大餐之后,“学会在复杂行情中获取投资机会”已是投资者们的新课题。

      

      目前已到较好介入时机

      近阶段牵涉行情的内外部因素非常多。从外部来看,国际股市普遍疲弱不堪,本周内美国将陆续披露1月份国际收支情况、2月份零售数据与进出口物价数据、2月份CPI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本月19日美联储会议将再次决议是否降息,本月20日美国将公布经济先行指标等。从内部来看,由于2月份CPI又创新高,市场需要观察调控政策的新动向;在经历了紧缩性调控、出口放缓、行业景气度回落、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之后,人们对上市公司一季度的盈利状况仍需要继续观察;两会中被热议的印花税、再融资、港股直通车等政策在还未明确前,市场也需要作进一步的观望,再加上现阶段部分中小规模基金因分红需要正在降低仓位,近期行情可能仍有低调震荡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这些牵制性因素到月末阶段或将逐步明朗,或将逐渐消失,届时行情有望逐渐开朗起来。实际上,在市场迷雾重重又将趋于明朗的形势下,目前已经处于较好投资价值的行情估值水平,正处于退可守,进可攻的状态。因此,现阶段若以防御结合成长性为择股标准无疑已经到了较好的介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