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焦点
  • 5:焦点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坚持“两防”政策取向 灵活把握调控力度
    如何防治
    当前通胀压力
    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的两大国内外因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坚持“两防”政策取向 灵活把握调控力度
    2008年03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范剑平 王远鸿
      2月份CPI和PPI分别创下自2005年1月份和1996年6月份以来新高,由此对我国实现今年的价格控制目标提出了严峻挑战。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的新变化,我们应继续执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坚持防过热、防通胀的“两防”政策取向,并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出现的新变化,灵活把握政策调整的时机、节奏与力度,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如何把握政策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对此,第一,防止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第二,把握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预防出口增速过快下降;第三,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防止换届投资冲动;第四,坚持从紧货币政策,保持政策弹性;第五,加快内需启动步伐,保护好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投资需求。

      ⊙国家信息中心 范剑平 王远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两者分别达到6.6%和8.7%。其中,PPI当月同比涨幅创下了自2005年1月份以来新高,CPI当月同比涨幅也创下了自1996年6月份以来新高。这样的价格表现对实现今年的价格控制目标提出了严峻挑战。

      进一步分析当前价格高走的原因,有两大因素对中短期价格走向的影响需要深入观察,一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二是近期国内部分地区极端气候灾害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复杂的,如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拖累日益明显,对中国的影响还要持续观察;有些是突发性的,短期特征明显,如年初突发的气候灾害造成的影响。

      那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据测算,经济环境出现的这种新变化可能使中国经济增速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但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从经济基本面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变化看,我们建议在坚持“两防”政策的同时,对供求关系与经济走向上的微妙变化要审慎应对,准确把握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暂时不宜再出台可能引发经济更大波动的紧缩措施。

      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我国控制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美国经济严重减速和世界经济减速对我国净出口的影响分析,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从上年的11.4%回落到10.5%左右,将从偏热的黄灯区上沿回落到经济运行较为正常的绿灯区的上部。

      但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我国控制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增加了难度,防止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最为艰巨的任务。

      根据当前形势变化,应继续执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坚持防过热、防通胀的“两防”政策取向,并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新变化,灵活把握政策调整的时机、节奏与力度,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如何把握政策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防止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是紧还是松及其力度取决于经济形势的需要。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然很强,去年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一直在加快,预示着未来投资反弹压力仍存在。而灾后重建的滞后影响可能促使二、三季度的投资增长出现反弹。因而经济增长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

      另一方面,受雪灾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推动CPI涨幅有所扩大,而目前存在的电煤矛盾不仅是雪灾带来的运输困难造成的,还与煤电联动政策的未能落实所造的成电煤供给紧张有关,理顺资源价格的压力相当大。

      如果采取行政手段人为将电煤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则将导致电煤的供给短缺。为改善资源的供给状况,动用价格杠杆是必要的。煤炭、石油、电力等资源价格的上涨必将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目前经济运行状况并不支持改变既定的政策基调。如果突然放松政策,投资反弹造成经济过热的风险以及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都会加大,这会使得前期的宏观调控成果毁于一旦。

      第二,把握人民币升值的节奏,预防出口增速过快下降。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明显加快,升幅已达2.73%,相当于去年全年升幅的近40%。面临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考虑到2008年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合并、新劳动法的实施和其它外贸政策将对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产生较大影响,这些因素对出口的综合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该准确把握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和力度,避免出口增速出现过快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不利影响。

      第三,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防止换届投资冲动。鉴于雪灾和外部环境恶化只是使得经济从偏快增长向正常状态转变,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胀”不是“滞”,不宜因雪灾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明显放松财政政策。

      2008年是新一届地方政府执政的第一年,通过财政扩张实现投资冲动的动机比较强烈,更应强调财政政策的稳健性。在保证财政支出总量适度增长的前提下,重点加大财政对交通、电力、供水、供气等设施的灾后重建投入,加快灾后重建进度,加大对灾区居民的救济支出和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

      第四,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灵活保持政策弹性。从紧的货币政策重点是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搭配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大力对冲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

      由于价格是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当前价格上涨也是2007年经济增长偏快的滞后反映。同时,考虑到灾害对产品供求和价格的不利影响是暂时性的,因此,即使一季度价格涨幅有所提高,暂时也不宜再出台提高利率等进一步紧缩性政策。密切关注一季度或上半年经济、金融运行变化和国际形势新变化,灵活把握利率政策。

      第五,加快内需启动步伐,保护好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投资需求。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放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应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描绘未来居民生活蓝图,增强居民信心;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轻城乡居民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负担;务实地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扩大“家电下乡”试点范围,挖掘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