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光庆,“85新潮”时期就已崭露头角,在上世纪90年代初波普艺术开始风行的时候,又与“政治波普”的代表人物王广义齐名,成为“文化波普”的代表人物。近日,上海香格纳画廊举办了《典籍——魏光庆》个展,虽然都是艺术家的新作,但仍然是“文化波普”的路数,只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针对性都发生了变化。
挪用:波普艺术的看家本领
魏光庆最有名的作品是“红墙”系列,1992年第一次展出。魏光庆回忆道:“8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波普艺术,在西方的文化环境里主要是针对消费文化的,试图消解意义层面,如把明星作为消费对象。而我们做的波普则是中国特有的,如王广义挪用的是政治符号,我挪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说教。这些是中国特色的波普。”
魏光庆表示,挪用是后现代常见的创作手法,就是把过去用过的视觉资源重新转换。“这种视觉资源是一种文化记忆,也是当代文化的一种基因。关键在于,挪用时要予以转换。”他认为:“我的‘红墙’系列,图像资源则来自偶然看到的‘万年历’。那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带着浓厚的宿命感,呈现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一种无信仰的状态。”魏光庆坦言没想到“红墙”系列一做就是12年。“从针对意识形态转到针对文化,因为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来,经济上也变得没有道德底线。”
内涵:体现中国哲学
2003年起,魏光庆的作品开始变化,其突出的标志,就是彩条的视觉元素出现。此次香格纳的个展展出的是2005年到2007年的作品,基本上体现了艺术家最新的创作成就。对这些新作品,魏光庆做了通俗的解读,比如“朱子家训”系列中采用的彩条,既像人们看电视时经常看到的彩条屏,又像条形码,因此是传媒符号与商业符号的混合体。至于“孙子兵法”系列,则结合了现代的靶形图案,还有准心,以此来隐喻战争。
“这些作品的针对性在于,中国古代的道德说教,在今天仍有意义。中国的崛起,道德建设是最重要的问题。所谓人的素质问题,就是道德建设的问题。”对此,魏光庆运用了留德哲学博士彭富春教授对他的作品评论。在彭富春看来,魏光庆的作品非常有中国特色:“朱子家训”系列把道德方面的问题归于智慧;“金瓶梅”系列把情色归于欲望;“孙子兵法”系列则把权谋归之于法术,完整地包括了中国哲学中智慧、欲望、技术三个层面。
奥秘:给观众制造盲点
魏光庆透露,“艺术家创作的一个独特的魅力,就是给观众制造一些盲点,让他们误读,看不懂这是什么。波普艺术就是用流行的、反复呈现的东西来消解意义,常常借用因印刷品。但我的作品表面看是传统木刻的印刷品,其实是用手工方式来制造一种印刷效果:用丝网印刷技术做底纹,制造木版印刷的效果,用油画笔画出木版刻印的插图的图像。包括那上面我的签名,都是经过多道工序做出来的。”
这种特殊的效果,特别被一些批评家赞许。魏光庆说,这些独到的创作方法,往往是无意间发现的,而他再有意识地把它放大。“我喜欢这些东西,有一种历史感,特别有趣味。我追求一种独特性,把学过的西方的绘画语言都分解开,再组合为一种程序。比如用西方经典作品使用的透明画法来渲染。”
在魏光庆看来,画家和艺术家不是一回事,有人是很好的画家,但称不上艺术家。进入美术史的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一种状态,要像思想家那样会思考,像科学家那样善于实验。他认为,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作品。“要警惕艺术市场无止境的需求,如果艺术家把这个当作生财之道,干吗还做艺术?艺术家始终要关注自己的学术背景,否则只顾订单,到时候再发现自己的艺术经历空了一大截,就会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