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广告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环球财讯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4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魏光庆:
    像思想家一样思考 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德瑞克:喜欢中国的速度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魏光庆:像思想家一样思考 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2008年03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魏光庆
      《百家姓-1》
      ⊙本报记者 邱家和

      

      魏光庆,“85新潮”时期就已崭露头角,在上世纪90年代初波普艺术开始风行的时候,又与“政治波普”的代表人物王广义齐名,成为“文化波普”的代表人物。近日,上海香格纳画廊举办了《典籍——魏光庆》个展,虽然都是艺术家的新作,但仍然是“文化波普”的路数,只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针对性都发生了变化。

      

      挪用:波普艺术的看家本领

      魏光庆最有名的作品是“红墙”系列,1992年第一次展出。魏光庆回忆道:“8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波普艺术,在西方的文化环境里主要是针对消费文化的,试图消解意义层面,如把明星作为消费对象。而我们做的波普则是中国特有的,如王广义挪用的是政治符号,我挪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说教。这些是中国特色的波普。”

      魏光庆表示,挪用是后现代常见的创作手法,就是把过去用过的视觉资源重新转换。“这种视觉资源是一种文化记忆,也是当代文化的一种基因。关键在于,挪用时要予以转换。”他认为:“我的‘红墙’系列,图像资源则来自偶然看到的‘万年历’。那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带着浓厚的宿命感,呈现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一种无信仰的状态。”魏光庆坦言没想到“红墙”系列一做就是12年。“从针对意识形态转到针对文化,因为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来,经济上也变得没有道德底线。”

      

      内涵:体现中国哲学

      2003年起,魏光庆的作品开始变化,其突出的标志,就是彩条的视觉元素出现。此次香格纳的个展展出的是2005年到2007年的作品,基本上体现了艺术家最新的创作成就。对这些新作品,魏光庆做了通俗的解读,比如“朱子家训”系列中采用的彩条,既像人们看电视时经常看到的彩条屏,又像条形码,因此是传媒符号与商业符号的混合体。至于“孙子兵法”系列,则结合了现代的靶形图案,还有准心,以此来隐喻战争。

      “这些作品的针对性在于,中国古代的道德说教,在今天仍有意义。中国的崛起,道德建设是最重要的问题。所谓人的素质问题,就是道德建设的问题。”对此,魏光庆运用了留德哲学博士彭富春教授对他的作品评论。在彭富春看来,魏光庆的作品非常有中国特色:“朱子家训”系列把道德方面的问题归于智慧;“金瓶梅”系列把情色归于欲望;“孙子兵法”系列则把权谋归之于法术,完整地包括了中国哲学中智慧、欲望、技术三个层面。

      

      奥秘:给观众制造盲点

      魏光庆透露,“艺术家创作的一个独特的魅力,就是给观众制造一些盲点,让他们误读,看不懂这是什么。波普艺术就是用流行的、反复呈现的东西来消解意义,常常借用因印刷品。但我的作品表面看是传统木刻的印刷品,其实是用手工方式来制造一种印刷效果:用丝网印刷技术做底纹,制造木版印刷的效果,用油画笔画出木版刻印的插图的图像。包括那上面我的签名,都是经过多道工序做出来的。”

      这种特殊的效果,特别被一些批评家赞许。魏光庆说,这些独到的创作方法,往往是无意间发现的,而他再有意识地把它放大。“我喜欢这些东西,有一种历史感,特别有趣味。我追求一种独特性,把学过的西方的绘画语言都分解开,再组合为一种程序。比如用西方经典作品使用的透明画法来渲染。”

      在魏光庆看来,画家和艺术家不是一回事,有人是很好的画家,但称不上艺术家。进入美术史的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一种状态,要像思想家那样会思考,像科学家那样善于实验。他认为,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作品。“要警惕艺术市场无止境的需求,如果艺术家把这个当作生财之道,干吗还做艺术?艺术家始终要关注自己的学术背景,否则只顾订单,到时候再发现自己的艺术经历空了一大截,就会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