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在3月14日刊发的《凯旋频上投诉榜 厂商拒谈“召回”》,引起业内普遍关注。然而,就在第二天事态又有新的进展。3月15日上午11点,深圳有两名凯旋问题车主来到4S店门口,期待厂方能尽快解决问题。当天姜红仕先生还在深圳香密湖联合华鹏汽车展的管理单位的建议下,留下投诉书。同时,东风雪铁龙车友俱乐部的官方网站也被关闭,关闭原因为“系统相关功能在维护中”。
姜红仕和另外一位深圳凯旋车主把自己的车开到位于香蜜湖附近的深圳里程国际车会,也就是东风雪铁龙在深圳的经销4S店门口,他们拉出标语,“凯旋车是买来修的,约每五天修一次,否则车子就罢工不动!凯旋车是伪劣产品,因为东风雪铁龙公司不负责任!退款!赔偿!”
自2007年7月以总计17万元的价格购买东风雪铁龙凯旋车,5天之后,姜红仕就发现汽车问题不断。先是无动力输出,油路供油不畅,修一个月(次数是4~5次)没修好;接着是发动机有抖动的迹象,挂档困难以及卡档;几次让他突然地停驶在行驶的路上。厂商的华南区域代表过来会诊,请了深圳市的专家共3位。结果这些专家一致的会诊结论是机械动力问题。但之后就再无音讯。
姜红仕和另外一位同样来自深圳的凯旋车主希望能够理智地解决问题,即使在示威过程中,也是跟深圳里程国际车会老板汪立勇先生进行理性的沟通。汪先生表示为难,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他们导致的,应该是厂商才能解决,他们将向厂商沟通,并承诺在一周之内给予车主解决方式。
昨天,东风雪铁龙市场与对外宣传部高级经理张洪汉对本报记者表示,凯旋上市以来已经有5万多辆的市场保有量。他表示对于凯旋问题车辆的解决一直在积极进行中,跟姜先生的沟通记录也有数张纸之多。现在,大部分问题都已经在解决过程中了。
然而,对东风雪铁龙凯旋解决问题方式不满的还大有人在。山东《济南邮电报》的主编室主任赵雪松,在本报刊登了他的投诉之后,厂商也已帮他更换了发动机,但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新换上的发动机从本来2年6万公里的质保缩为20个月和5万公里,同时在更换发动机的过程中产生的近2000元费用,厂方也不负责承担。“既然厂方已经承认是他们的发动机有问题,同意更换了,但为什么不能彻底善后呢?老百姓维权非常困难。难道真要到了上法庭才能解决吗?”赵主任这样对本报记者表示。
厂商能否多些解决问题的诚意
中国质量协会高级工程师郭明厚告诉上海证券报,现在凯旋车主投诉的车人网确实是他们指定的汽车质量跟踪网站。但发动机、变速箱的异响问题人为判断非常困难,因为不像刹车系统、车灯什么的,一有质量问题,一目了然,而发动机的鉴定非常复杂。
这也正是消费者赵先生最不满的地方。“所有的鉴定工作都是东风雪铁龙派专家来进行的,他们说异响是正常就是正常的,实际上我的凯旋开起来的异响如同拖拉机的声音。扪心自问,他们厂里的人会买一辆拖拉机当作自己的私家车吗?”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研究经理金永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很常见,像漏油、发动机异响都是装配工艺上的缺陷,理应得到补救。关键的是厂方能否能够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坦诚地解决问题。任何一款新产品在导入期,都是技术和生产部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这时要在设计、工艺、材质的源头上得以解决问题,基本上很难。事实上,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厂方内部的技术部和市场销售部之前也存在着博弈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一旦车辆发生质量问题,厂方总会拖延一段时间才会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