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投资 徐辉
短期市场供需压力较为明显
去年底以来,在市场高估背景下我们预测市场较大可能调整到4000点区域,在恶劣的市场状况下可能调整到3600点区域。昨日市场到达了我们预期的恶劣市场状况下的点位——3607点,该点位对应2008年收益的市盈率在18倍左右。从估值的角度看,市场已经进入可投资区域。纵观3月份以来的市场运行,我们看到市场下跌的惨烈程度超出了很多投资者的预期。现在的问题是,市场还会进一步调整吗?是不是牛熊已经完成了过渡?现在市场的下跌是反映实体经济可能出现的硬着陆,还是来自于市场供需层面的压力?
笔者认为,首先,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前景仍然是清晰的,这主要是由中国成本优势所决定的。成本优势所衍生的成本创新,将可能使得低端的中国企业竞争优势继续保持。所以,实体经济走熊的几率非常小。
其次,市场供需出现逆转是股指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多个层面导致市场供应持续放大:其一是大小非解禁;其二是再融资的潜在压力;其三是新股上市。在股票供应放大的三个方面里,大小非解禁的压力尤其突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市场大幅走高,对市场整体其实存在巨大的伤害。假设股指当初未加控制,达到8000点水平,大小非解禁后进行的卖出行为将可能在更高的点位上,其吸纳的市场资金将会比目前多得多。
另一方面,经验表明,股市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与信贷松紧程度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在大小非解禁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要想股市走出低迷,更多的还需要观察信贷的走势。虽然,央行已是今年第二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但另一方面,也暂时解除了加息的可能性,因而其对市场短期影响可能更多还是在心理层面上。
部分蓝筹股估值开始见底
在周二A股和B股近乎崩溃的同时,我们看到香港市场反而没有出现大幅的下跌。这反映了周边市场恶劣的状况可能出现阶段性的喘息。我们或许会在H股市场上看到类似1月22日的反弹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B股、H股市场出现了不少内部人士购买股票的现象,这大体反映了H股、B股开始出现明显的低估。而目前一个新的现象是,部分大盘蓝筹股的A、H股价格开始逐渐接近。目前,人寿、平安、招行、中铁等股票的A、H股差价在10%左右,甚至以内。如昨日收盘平安H股51.65元港币,而A股则为56.41元;而在1月底时,A股股价在70多元,H股则与目前价位相当。这表明在最近两个月,平安H股价格基本持平,而A股则下跌近三成。
这种情况和2005年非常相似 ,投资者在A股市场就可以买到相对廉价,而且发展前景很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引发当时很多H股投资者回到A股市场。因此从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部分A股大盘蓝筹股基本见底了。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中石油、中石化的两地差价仍在100%甚至更高;地产股的A、B股,A、H股估值差异也相当大。如果仅从这一角度来衡量,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部分行业的估值水平基本到底了,但也有一些行业的估值水平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盘向上的空间。
总体来看,我们目前所面对的市场,它已明显具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包括B股、H股),但也存在进一步惯性下跌的风险。就理性投资而言,现在是降低现金比例、买进部分低估的优质股的时候了。更有必要提醒的是,现在绝不能再随意抛出股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