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货币·债券
  • A5:期货
  • A6:专版
  • A7:专栏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连续大幅下挫 两年成本线岌岌可危
    三分之二个股已低于15元
    券商建议不要急于杀跌
    杀跌情绪升温沪指加速逼近3600点
    2008年3月18日沪深股市技术指标解读
    刘纪鹏、吴晓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市非理性下跌 亟待政策配合重振信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刘纪鹏、吴晓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市非理性下跌 亟待政策配合重振信心
    2008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翀 商文
      刘纪鹏、吴晓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股市非理性下跌 亟待政策配合重振信心

      ●调整印花税,加快QFII等资金入场的宽松政策信号应尽快发出

      ●严格控制再融资,有必要对金融企业再融资出台有针对性规则

      ●有序引导“大小非”解禁

      ●凡易较大影响股市的流动性对冲政策,应尽量平缓,充分考虑资本市场承受力

      ●创业板建议暂缓推出,当前可考虑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T+0制度

      ⊙本报记者 周翀 商文

      

      针对股市连日下挫的局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指跌破4000点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也向记者表示,“股市处于这个境地,任何人都不愿看到。如果任其发展,将动摇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基础,动摇投资者信心,给股改成果带来巨大影响。”

      吴晓求认为,“股市连续下跌背后的原因很多,但根本的还是源于供给非常快速的增长。不仅是IPO,不仅是再融资,还包括大小非解禁的到来。如果再把创业板考虑进来,供给增加将更快。我们现在只看到供给增长的信号,而没有看到资金增加的信号。”

      刘纪鹏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指出,“从怕股指涨,怕套住老百姓,到抑制股市过快上涨,不仅暂停了新基金的发行,也加快了再融资扩容的规模和速度。一方面无限制地收缩资金供应,一方面加大资金需求,导致整个市场在现金流量上出现了问题,最终影响到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此,刘纪鹏建议,应从总体上对股市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规划。在放开资金供给,尽快扩大QFII入市规模的同时,监管部门应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并有序引导“大小非”解禁。

      吴晓求也建议,从战略角度考虑一个可对应巨大供给的需求政策,促进需求和供给的战略平衡。从供给方看,首先,在大小非解禁不可避免的前提下,要想办法控制这类存量供给的增速,特别是解禁的国家股减持,要尽可能严格控制。同时,要减缓增量供给,适当放慢IPO节奏、严格控制再融资速度,给市场以明确信号。对创业板推出,也要相对慎重,建议暂缓推出,即使推出,规模要相对比较小,否则市场难以为继。

      吴晓求认为,更重要的是,需求层面上,面对巨大的存量和增量供给,继续培养与之匹配的需求。“我们不能号召大家进场,但我们至少可以发出有利于资金入场的宽松的政策信号,比如,调整印花税的时机已经成熟,即使不回到千分之一,也可以单边征收。政府减少的财政收入非常有限,但对市场意义很大。另外,应允许私募基金合法合规进入市场,赋予其明确法律地位,创造多元化资金渠道。再有,控制物价上涨固然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但控制物价上涨与控制股票价格上涨要区分开来,所以,对冲流动性手段的运用,凡是容易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稍微平缓一些,要考虑资本市场的承受力。”

      针对再融资规则,身为证监会发审委委员的吴晓求表示,相关规则有必要进行一些调整。建议加强对再融资资金用途、项目可行性、回报率、融资合理性的审核,特别是对融资规模,有必要限定更加明确的标准。“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再融资对规模没有清晰的限制,可以考虑设定一些标准,如再融资规模不能超过净资本、净资产的50%,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收购的,不得超过净资本100%等。”同时,对于金融企业再融资,吴晓求认为,因其主要用途是补充核心资本,加之没有一定的投资项目,所以审核要“相对更严格”。

      除了资金面的供求失衡外,刘纪鹏指出,目前市场缺乏的是投资者信心。对策之一就是要尽快调整印花税政策,使其恢复到“5·30”以前的水平。同时,可以适当在交易制度上做出一些调整,如推出T+0制度,通过政策信号的释放重振投资者信心。此外,吴晓求还建议,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现在都应该可以推出,以利于市场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