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市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货币·债券
  • A5:期货
  • A6:专版
  • A7:专栏
  • A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2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26版:信息披露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报告摘要
    2008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接D25版)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占总额 占总额
     金额百分比%金额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住房按揭贷款131,13874.9381,38379.80
    信用卡应收账款21,32412.1810,1469.95
    其它(1)22,56412.8910,45410.25
    零售贷款总额175,026100.00101,983100.00

    注:其它主要包括以货币资产质押的零售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教育贷款和综合消费贷款。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住房按揭贷款比上年增长61.14%,主要是本公司一直致力于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拓展。

    受本公司信用卡业务较快发展的带动,年末信用卡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110.17%。

    3.3.2 投资

    次级按揭债券投资情况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的次级按揭债券及其相关衍生金融工具(简称次按)余额为零。本公司曾于2004年初参与过次按的投资,但已于2006年年中获利出清,至今未再涉及任何次按相关产品的投资,因此直接来自于次按相关产品的损失为零。

    受次按影响,国际固定收益市场出现分化,信用价差拉宽,美国国债及少量高信用等级债券受到市场追捧,而受到次按影响的金融机构的债券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美联储为避免经济出现衰退,开始降息。受上述多方因素共同影响,外币债券的公允价值波动较大。截至2007年末,本公司所持有的外币债券投资余额约为40亿美元。其中,按发行主体划分为:亚洲国家、政府、机构债占比32.96%;G7政府、机构及国际金融组织占比31.47%;外资金融机构占比27.45%;中资企业债占比3.29%;其它占比4.83%。整体而言,本公司所持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受次按影响相对较小。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

    本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包括以人民币和外币计价的上市和非上市证券,包括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债券、应收投资款项。

    下表列出本公司投资组合构成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金额占总额百分比%金额占总额百分比%
    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0,8384.447,9604.4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42,07058.14109,42861.17
    长期股权投资2710.11480.03
    持有至到期债券74,63230.5454,06530.22
    应收投资款项16,5376.777,3844.13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244,348100.00178,885100.00

    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证券交易活动主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比上年末增加28.78亿元,其中中国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发行上市债券和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其他投资分别比上年末减少18.67亿元、增加1.94亿元、减少10.07亿元、增加55.58亿元。减少的中国政府债券和中国人民银行债券用于增持市场供给量更为充裕的短期融资券等其他高收益的机构债券。

    下表列出本公司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组合构成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以公允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中国政府债券5852,452
    中国人民银行债券9861,993
    政策性银行债券2,1461,952
    其他(1)7,1211,563
    以公允值计量且及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10,8387,960

    (1)包括其它债券、股权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上年末增加326.42亿元,增幅长29.83%,占本公司投资证券和其它金融资产的58.14%,为本公司占比最大的投资类别。该账户的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存款增长带来的充裕的流动性的支持。其中,(1)中国人民银行债券享有主权债券地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控制货币供应增长措施,发行了大量期限符合本公司要求的该类债券,且该类债券良好的回报率和流动性符合本公司的偏好,故大幅增加对其投资。(2)因2007年以来市场政策性银行符合本公司现阶段短久期偏好的品种增多,因此本公司适当增持该部分投资。(3)因2007年信贷投放规模控制较为严格,市场短期信用类债券发展迅速,本公司适当增加了短期融资券等短期信用类投资品种。其他几类债券投资的增减变化源于本公司投资方向、品种多元化的偏好,以满足有效控制风险、提高该组合收益的需求。整体而言,可供出售投资组合中的债券以中短期债券为主,平均剩余期限较短,流动性良好,承受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适度且可控。

    下表列出本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组合构成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中国政府债券6,8587,387
    中国人民银行债券53,33843,699
    政策性银行债券45,76326,411
    其它债券35,97625,017
    其它投资06,914
    股权投资13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额142,070109,428

    长期股权投资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比上年增长2.23亿元,主要是2007年8月本公司收购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3.4%的权益。

    下表列出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25-
    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3838
    易办事(香港)有限公司88
    其他-2
    长期股权投资总额27148

    持有至到期债券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至到期债券比上年末增长205.67亿元,增幅38.04%。主要受益于本公司核心负债业务稳定增长的支持。其中,中国政府债券、中国人民银行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以及其他债券投资规模分别与上年末相比均有增加,各投资品种增长较为均衡。

    该持有至到期债券具有较高的信用品质,包括本公司持有的大部分跟随法定基准利率变动而调整票面利率的浮息债券,随着中国人民银行逐渐调升基准利率,该组合债券将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且平均剩余期限不超过5年,总体风险适度可控。

    下表列出本公司持有至到期债券构成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持有至到期债券  
    中国政府债券16,44413,773
    中国人民银行债券10,8102,270
    政策性银行债券34,58228,626
    其他债券12,7969,396
    持有至到期债券总额74,63254,065

    应收投资款项

    应收投资款项为本公司历史延续的以承购包销方式持有的凭证式国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应收投资款项余额为165.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53亿元,主要是由于凭证式国债发行量增大、在资本市场活跃、市场收益率随加息不断上行的条件下客户申购意愿减弱、提前兑付增多引致。

    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

    所有被分类为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投资中的债券投资均按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入账。由于本公司投资组合中应收投资款项并无成熟的交易市场,且本公司预期在其到期时能够全额收回其面值,因此在此不再对其进行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做出评估。

    下表列出截至所示日期本公司投资组合中持有至到期债券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账面值市场/公允价值账面值市场/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债券74,63274,03754,06554,335

    投资集中度

    下表列出本公司截至2007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超过本公司股东权益10%的投资证券及其它金融资产情况。

        

        

        

        

        

        

        

        

        

        

        

        

        

        

        

        

        

        

        

        

        

        

        

        

        

        

        

        

        

        

        

        

        

        

        

        

        

        

        

     2007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账面价值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百分比%占股东权益总额百分比%市场/公允价值
    人民银行73,13429.9%107.6%73,832
    财政部31,84913.0%46.8%31,846
    国家开发银行51,76221.2%76.1%51,817
    中国进出口银行10,0224.1%14.7%10,00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7078.5%30.5%20,830
    合计187,47476.7%275.7%188,329

    2007年末所持金额重大的金融债券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债券种类面值余额到期日利率(%)
    2001年金融债券5,1002008.06-2021.113.00-4.23
    2002年金融债券3,0152009.10-2022.052.65-3.40
    2003年金融债券7,4942008.04-2014.032.625-4.00
    2004年金融债券3,8802008.02-2014.123.125-4.70
    2005年金融债券12,2192008.03-2025.122.05-5.375
    2006年金融债券19,0972008.03-2018.122.46-6.05
    2007年金融债券95,0882008.01-2020.122.93-7.25
    合计145,893  

    衍生金融工具

    2007年末,本公司所持衍生金融工具主要类别和金额情况如下:(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合约/名义金额2007年末公允价值
      资产负债
    利率掉期33,51116(31)
    即期货币衍生金融工具6,3603-
    远期货币衍生金融工具118,0972,651(2,481)
    外汇掉期21,192249(62)
    期权合约45,920374(371)
    合计225,0803,293(2,945)

    衍生金融工具是资产负债表外金融工具,其中包括本公司在外汇和利率市场进行的远期、掉期和期权交易。本公司的衍生金融工具均属于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本公司为资金业务及对资产及负债的管理而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资金业务包括组成及推销其衍生金融工具,使客户得以转移、变更或减少其现有或预期的风险。当本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利率不匹配时,本公司会通过利率互换,将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当本公司的资产或负债的原币为外币时,本公司通过货币掉期和远期合约抵消因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波动的风险。

    3.3.3 负债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2,425.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37%。负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保持较快增长。客户存款总额达人民币9,43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4%,占本公司负债总额的75.93%。

    下表列出本公司负债总额构成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占总额 占总额
     金额百分比%金额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客户存款943,53475.93773,75788.03
    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18,52017.5968,8547.83
    同业拆入资金5,5550.451,5120.1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9450.241060.0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41,0483.306,2370.71
    应付职工薪酬3,5990.2927510.31
    应交税金3,6650.2934090.39
    应付利息4,4280.3634500.39
    应付债券14,6001.17146791.67
    其它负债4,6740.3841870.49
    负债总额1,242,568100.00878,942100.00

    客户存款

    本公司为公司和零售客户提供活期及定期存款产品。下表列出本公司按产品类型和客户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占总额 占总额
     金额百分比%金额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公司存款    
    活期存款350,95137.19257,23533.24

        

        

        

        

        

        

        

        

        

        

        

        

        

        

        

        

        

        

        

        

        

        

        

        

        

        

        

        

        

        

        

        

        

        

        

    定期存款266,05028.20204,56326.44
    小计617,00165.39461,79859.68
    零售存款    
    活期存款190,69720.21152,44919.70
    定期存款135,83614.40159,51020.62
    小计326,53334.61311,95940.32
    客户存款总额943,534100.00773,757100.00

    本公司一直较为重视并积极拓展存款业务。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公众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利率等因素,本公司客户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客户存款总额为人民币9,435.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94%。

    2007年中国股市行情活跃,对商业银行零售客户存款形成分流,本公司的零售客户存款也受到一定影响。截至2007年末,本公司零售客户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为34.61%,比年初下降5.71个百分点。但与国内银行同业比较,本公司的这一比例仍处于较高水平。

    尽管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利差扩大,但是股市行情活跃对本公司存款期限变化影响更为明显,定期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仍有所下降。截至2007年末,本公司定期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为42.59%,较上年下降4.46个百分点。其中,公司类定期存款占公司存款的比例为43.12%,比上年下降1.18个百分点,零售类定期存款占零售存款的比例41.60%,比上年下降9.53个百分点。

    3.3.4 主要产品或服务市场占有情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末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末本公司存贷款总额在13家股份制银行中的市场份额与排名如下:

        

        

        

        

        

        

        

        

        

        

        

        

        

        

        

     项 目市场份额排 名
    折人民币存款总额12.68%2
    折人民币储蓄存款总额20.62%2
    折人民币贷款总额13.33%2
    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总额19.38%1

    注:13家股份制银行为: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3.4 贷款质量分析

    2007年,本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正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过程中所积聚的风险,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推进专业化审贷及授权体系改革,深化行业聚焦研究,强化风险管理基础制度建设,加快风险量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完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信贷三查和不良资产清收管理,推进风险预警和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与质量。信贷业务发展呈现出“规模适度增长,质量继续提高,清收效果显着,减值准备充足,信用成本趋降”的良好局面。

    3.4.1 按贷款类别划分的贷款组合分布情况

    在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下,本公司的不良贷款包括分类为次级、可疑及损失类的贷款。“不良贷款”和本年度报告内财务报表中的“减值贷款”作同义使用。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占总额 占总额
     金额百分比%金额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正常类贷款648,43196.33542,23895.85
    关注类贷款14,3422.1311,4582.03
    次级类贷款1,9100.283,3420.59
    可疑类贷款4,5120.675,0920.90
    损失类贷款3,9720.593,5720.63
    客户贷款总额673,167100.00565,702100.00
    不良贷款总额10,3941.5412,0062.12

    2007年本公司实现了不良贷款总额与不良贷款率的大幅双降。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03.94亿元,比上年下降了人民币16.12亿元,降幅为13.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54%,比上年下降了0.58个百分点。2007年本公司把握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的机遇,积极推动不良贷款清收工作。2007年累计现金收回年初后三类不良贷款人民币24.36亿元,同比多收人民币8.6亿元,是历年来清收成效最好的一年。

    得益于本公司不良贷款生成率下降,以及存量不良资产清收、核销处置力度的加强,2007年末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占比较上年均呈现下降。随着提前识别风险、主动管理风险的意识与手段的不断提高,本公司更加严格地执行关注类贷款的分类标准,报告期末关注类贷款占比略为上升0.1个百分点。

    3.4.2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结构及贷款质量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不良不良贷 不良不良贷
     贷款总额贷款总额款率(1)%贷款总额贷款总额款率(1)%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公司贷款445,8659,5852.15359,88311,4523.18
    ?流动资金贷款339,9918,1982.41282,0899,9033.51
    ?固定资产贷款74,0454380.5960,4277961.32
    ?贸易融资19,7674142.0912,2042401.97
    ?其它(2)12,0625354.445,1635139.94
    票据贴现(3)52,276--103,836--
    零售贷款175,0268090.46101,9835540.54
    ?住房按揭贷款131,1383350.2681,3833220.40
    ?信用卡应收账款21,3244091.9210,1461551.53
    ?汽车贷款1,940402.06895546.03
    ?其它(4)20,624250.129,559230.24
    客户贷款总额673,16710,3941.54565,70212,0062.12

    注:(1)代表某一类不良贷款占该类贷款总额的比例。

    (2)此类别以公司按揭贷款为主,包括了不良商业承兑票据贴现。

    (3)不包括附注(2)所述的不良商业承兑票据贴现。一旦商业承兑票据贴现被划分为不良,本公司则将其纳入为不良公司贷款进行管理。

    (4)主要包括以货币资产质押的零售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教育贷款及综合消费贷款。

    2007年,本公司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发展动向,施行动态的信贷政策调整机制,在促进业务平稳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使对公、零售贷款质量呈现均衡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不良贷款额比上年下降人民币18.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1.03个百分点,为2.15%,其中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的不良额与不良率均大幅下降,贸易融资贷款不良率略有上升。

    2007年本公司零售贷款业务呈现总量快速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零售贷款在实现年增长71.62%的同时,资产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零售贷款不良率由年初0.54%下降为年末的0.46%。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不良额与年初基本持平,不良率下降0.14个百分点,达到0.26%;因受呆帐核销政策的限制,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比年初提高了0.39个百分点。

    3.4.3 按行业划分的贷款结构及质量

    下表列出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贷款余额占总额比例%不良贷款率%(注1)贷款余额占总额比例%不良贷款率%(注1)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企业贷款445,86566.232.15359,88363.623.18
    制造加工业132,65219.712.43103,87018.362.9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5,82711.260.8477,18113.640.50
    批发和零售业58,4418.683.1331,0035.488.06
    房地产业43,1816.413.7826,6864.728.8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0,9016.080.8638,2606.761.5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7894.432.4327,6464.894.22
    建筑业17,1452.550.5212,6682.240.84
    采矿业10,3101.530.009,5941.700.0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1451.063.997,1821.274.64
    金融业6,9521.031.944,1150.733.38
    其它(注2)23,5223.492.8421,6783.833.59
    票据贴现52,2767.770.00103,83618.350.00
    零售贷款175,02626.000.46101,98318.030.54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31,13819.480.2681,38314.390.40
    信用卡应收账款21,3243.171.9210,1461.791.53
    其它(注3)22,5643.350.2910,4541.850.73
    总计673,167100.001.54565,7021002.12

    注: (1)代表某一类不良贷款占该类贷款总额的比例。

    (2)主要包括教育、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行业。

    (3)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以货币资产质押的零售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教育贷款和综合消费贷款。

    2007年,本公司实施以行业聚焦研究为基础,行业限额管理为核心,科学性与务实性相结合的行业信贷政策,通过信贷投向组合管理,优化行业结构,提升资产质量,成效显著。截止2007年末,本公司对公贷款中,除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这一行业不良率比年初略有上升外,其他行业的贷款不良率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行业投向结构合理,信贷质量均衡优化。

    3.4.4 按地区划分的占比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占总额 占总额
     金额百分比%金额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华东275,95640.99212,82937.62
    华南和中南197,32429.31177,09231.31
    北部121,47418.05108,98619.27
    西部71,89810.6863,32711.19
    其它6,5150.973,4680.61
    总计673,167100.00565,702100.00

    2007年本公司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信贷结构的合理布局与优化,突出区域间信贷业务特色、均衡、协调发展的特点。华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内需及个人消费拉动效应明显,我行相应加大了该区域的信贷投放,贷款余额占比由上年的37.62%,提高到报告期末的40.99%。与此同时,适度均衡地降低了华南、华中、北部及西部其他区域的信贷占比。

    3.4.5 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占总额 占总额
     金额百分比%金额百分比%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抵押贷款212,83931.62132,94323.50
    质押贷款(1)110,29916.39145,87025.79
    其中:票据贴现52,2767.77103,83618.35
    保证贷款185,47227.55154,83027.37
    信用贷款164,55724.44132,05923.34
    客户贷款总额673,167100.00565,702100.00

    (1)主要包括以存款、金融工具(包括票据贴现)及应收未来现金流权利保证的贷款。

    2007年本公司贷款组合中以资产作担保的贷款(包括抵押与质押贷款)占比为48.01%,较上年末下降了1.28个百分点。其中,抵押贷款占比上升8.12个百分点,本公司重视以贷款押品作为信贷风险缓释的重要手段,住房按揭贷款的快速增长提高了抵押贷款的占比;质押贷款占比下降9.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归类为质押贷款的票据贴现业务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下降。信用贷款占比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信用卡贷款增长,以及本公司以信用方式向优质行业的优质客户发放贷款增加。

    3.4.6按客户类别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金额占总额比例%金额占总额比例%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国有企业179,19226.62142,80425.24
    股份有限公司56,6198.4142,6427.54
    其它有限责任公司77,18611.4772,60812.84
    其它内资企业56,8318.4444,7837.92
    内资企业小计369,82854.94302,83753.54
    外资企业69,52210.3352,3919.26
    境内企业小计439,35065.27355,22862.8
    境外企业6,5150.964,6550.82
    企业贷款小计445,86566.23359,88363.62
    票据贴现52,2767.77103,83618.35
    零售贷款175,02626.00101,98318.03
    客户贷款总额673,167100.00565,702100.00

    2007年本公司按客户类别划分的公司贷款占比结构基本稳定,境内中资与外资企业的贷款增长较为突出,期末贷款余额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

    3.4.7 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准备的变化

    本公司采用个别评估及组合评估两种方式,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减值损失进行评估。对于单笔金额重大的贷款,本公司采用个别方式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显示贷款已出现减值,其减值损失金额的确认,以贷款账面金额与该贷款预计未来可收回现金流折现价值之间的差额计量,并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单笔金额不重大的贷款,及按个别方式测试未发生减值的贷款,将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组合方式评估的贷款减值损失准备计提水平。

    下表列本公司客户贷款及垫款损失准备的变化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于1月1日总额16,28213,510
    本年计提4,2124,152
    本年转回-(1,206)(615)
    已减值贷款利息冲转(1)(118 )(222)
    收回以前年度核销贷款4858
    年内核销(528)(328)
    年内转出(2)238(188)
    汇率变动(178)(85)
    于12月31日总额18,75016,282

    (1)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减值的贷款其随后现值增加的累计利息收入。

    (2)指贷款资产转为抵债资产而转出的贷款减值损失准备。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为人民币187.50亿元,比年初增加24.68亿元,不良贷款准备金覆盖率(贷款减值损失准备总额/不良贷款总额)为180.39%,比年初上升44.78个百分点。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余额增长主要是受贷款规模增长的带动,与此同时,不良贷款额的大幅降低,提高了不良贷款的准备金覆盖水平。

    3.5 资本充足率分析

    本公司根据中国银监会2007年7月7日公布的《关于修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决定》[银监会令(2007)第11号]计算和披露资本充足率。截至2007年末,本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0.67%,较上年下降0.72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02%,较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

    下表列示本公司资本充足率及其构成情况。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核心资本  
    已缴足普通股股本14,70514,703
    储备49,00938,422
    核心资本总值63,71453,125
    附属资本  
    一般贷款准备10,4348,005
    定期次级债券1,4002,100
    可转换公司债券1322
    投资重估储备14798
    附属资本总值11,99410,225
    扣除前总资本基础75,70863,350
    扣除:  
    -对未合并报表附属公司的投资  
    及其它长期投资619125
    -非自用不动产的投资363406
    扣除后总资本基础74,72662,819
    风险加权资产700,588551,503
    核心资本充足率9.029.58
    资本充足率10.6711.39

    3.6 分部经营业绩

    以下分部经营业绩分别按业务分部和区域分部呈示。由于业务分部信息较接近本公司的经营活动,本公司以业务分部信息为分部报告信息的主要形式。

    本公司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评估业务分部绩效,各业务分部之间以基于市场利率厘定的内部交易利率进行资金借贷,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确认的分部间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在合并本公司经营业绩时抵消。各分部的净利息收入,包括贷给其它分部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及向其它分部借款的利息支出,即反映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将资金分配予业务分部的损益。成本分配是根据相关业务分部及管理经费分配所产生的直接成本而定。

    本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各主要业务包括的产品及服务详见“业务运作”一节。下表列出本公司各业务分部的经营业绩。

        

        

        

        

        

        

        

        

        

        

        

        

        

        

        

        

        

        

        

        

        

        

        

        

        

        

        

        

        

        

        

        

        

        

        

        

        

        

        

        

        

        

        

        

        

        

        

        

        

        

        

        

        

        

        

        

        

        

        

        

        

        

        

        

        

        

        

        

        

        

        

        

        

        

        

        

        

        

        

        

        

        

        

        

        

        

        

        

        

        

        

        

        

        

        

        

        

        

        

        

        

        

        

        

        

        

        

        

        

        

        

        

        

        

        

        

        

        

        

        

        

        

        

        

        

        

        

        

        

        

        

        

        

        

        

        

        

        

        

        

        

        

        

        

        

        

        

        

        

        

        

        

        

        

        

        

        

        

        

        

        

        

        

        

        

        

        

        

        

        

        

        

        

        

        

        

        

        

        

        

     2007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
        其它业务    其它业务 
     公司零售 及未分配 公司零售 及未分配 
     银行业务银行业务资金业务项目合计银行业务银行业务资金业务项目合计
    (人民币百万元)
    外部净利息收入(注1)18,7374,05111,114-33,90214,3488126,34921,509
    内部净利息(支出)/

    收入(注2)

    (390)4294(3,904)--(814)4,086(3,272)
    净利息收入18,3478,3457,210-33,90213,5344,8983,07721,509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6214,666-1526,4398541,531141152,514
    其它净收入/(支出)666272(494)173617501158335(246)748
    营业总收入/(支出)20,63413,2836,71632540,95814,8896,5873,426(131)24,771
    经营费用(7,727)(8,193)(818)-(16,738)(5,882)(4,507)(697)(5)(11,091)
    资产减值准备(2,654)(351)(152)(148)(3,305)(3,241)(533)83(3,691)
    营业支出(10,381)(8,544)(970)(148)(20,043)(9,123)(5,040)(614)(5)(14,782)
    营业外收入---253253--22110132
    营业外支出- --(125)(125)---(37)(37)
    利润总额/(亏损)10,2534,7395,74630521,0435,7661,5472,834(63)10,084

    注:(1)表示各业务部分来自外部客户或业务的净利息收入。

    (2)表示各业务分部与其它分部交易的净利息收入/(支出),反映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将资金分配给业务分部的损益。

    2007年各业务分部对全行利润总额的贡献占比情况:公司银行业务48.72%,零售银行业务22.52%,资金业务27.31%。零售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较快,占比有所提高。

    3.7.1 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幅度及其原因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07年较上年同期主要原因
    总资产1,310,55240.30%网点增加,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增长
    总负债1,242,56841.37%存款等负债业务增长
    股东权益67,98423.25%可转换公司债券转增股本及资本公积,本期净利润增长
    营业利润20,915109.38%业务规模增长,资产盈利能力提高
    净利润15,243124.36%业务规模增长,资产盈利能力提高

    3.7.2 会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30%以上项目的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07年较上年同期主要原因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52,64775.47%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增加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82,728368.56%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
    应收利息4,89374.38%应收利息增加
    持有至到期投资74,63238.04%持有至到期投资增加
    应收投资款项16,537123.96%应收投资款项增加
    其他资产4,42059.86%其他资产增加
    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18,520217.37%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增加
    同业拆入资金5,555267.39%同业拆入资金增加
    卖出回购金融负债41,048558.14%卖出回购金融负债增加
    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9452678.30%交易性金融负债增加
    应付职工薪酬3,59930.83%职工薪酬增加
    未分配利润120,93285.37%本年利润增加
    利息收入51,58551.77%资产规模增长,利率上升
    利息支出17,68341.68负债规模增长,利率上升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258142.90%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加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81972.7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加
    汇兑净收益226-32.94%汇兑净收益减少
    营业税及附加2,38451.56%营业税及附加增加
    业务及管理费14,35450.81%业务及管理费增加
    营业外收入25391.67%营业外收入增加
    营业外支出125237.84%营业外支出增加
    所得税5,80076.29%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3.8 业务运作

    3.8.1 零售银行业务

    本公司为零售客户提供多种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包括零售贷款、存款、借记卡、信用卡、理财服务、投资服务、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及外汇买卖与外汇兑换服务,其中“一卡通”、“信用卡”、“随借随还”、“金葵花理财”、“个人网上银行”等产品和服务得到广泛认同。本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向客户提供这些服务和产品,包括分支行网点、自助服务银行中心、ATM和CDM 以及网上和电话银行服务系统。

    零售贷款

    本公司向零售银行客户提供各类贷款产品。2007年,面对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零售贷款竞争的加剧及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严峻形势,本公司加大了零售贷款产品创新和营销力度,推出“自助月供”等新产品;开展“个贷冲千亿”、“贷贷相传”等一系列营销活动;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零售贷款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截至2007年12月31日,零售贷款总额人民币1,7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71.62%;其中,住房抵押贷款总额比上年增长61.14%,信用卡应收账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10.17%。零售贷款总额占客户贷款总额的26.00%,比上年提高7.97个百分点。

    零售客户存款

    本公司的零售客户存款产品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零售客户存款是本公司最重要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受资本市场震荡上行,指数迭创新高,新股密集发行、新老基金持续营销的影响,居民理财意愿空前高涨,人民币储蓄存款通过“第三方存管”、银证转账、基金、理财产品等渠道不断向证券市场输送资金,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增长缓慢。2007年末,零售客户存款总额人民币3,265.33亿元,比上年增加145.74亿元,增长4.67%。零售客户存款占客户存款的34.61%;比上年下降5.71个百分点。

    零售非利息收入业务

    本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拓展,目前非利息收入业务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2007年零售银行非利息总收入折人民币56.45亿元,比上年增加31.62亿元,增长127.36%。信用卡非利息业务收入人民币15.15亿元,比上年增加104.9%,其中,信用卡POS消费手续费人民币6.55亿元,比上年增加80%,信用卡年费收入人民币1.03亿元,比上年增加71.4%;预借现金手续费收入1.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逾期手续费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120%; 分期手续费收入2.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2.5%; 其他增值业务手续费收入1.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5%。

    银行卡业务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一卡通累计发卡4,363万张,当年新增发卡478万张。一卡通存款总额人民币2,598亿元,占零售存款总额的79.56%,卡均存款为人民币5,955元。截至2007年12月31日,信用卡累计发卡2,068万张,当年新增发卡1,034万张,累计流通卡数1,441万张,累计流通户数795万户,累计实现信用卡交易额人民币1,313亿元,流通卡每卡月平均交易额1,047元,循环信用余额达人民币78亿元。

    客户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零售存款账户总数为3,375万户,零售存款总额人民币3265.33亿元。其中金葵花客户(指在本公司资产大于人民币50万的客户)数量29.1万户,金葵花客户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193亿元,占本公司零售存款总额的36.54%。

    营销

    本公司长期致力于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建设,一卡通、一网通、信用卡等品牌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07年,本公司除继续打造上述品牌外,还积极宣传推广“金葵花”理财、“伙伴一生”金融计划和个人信贷等品牌;推出了“理财教育公益行”、“零售精英巡回报告”等大型营销活动。本公司相信,品牌建设有助于客户的拓展和客户忠诚度的提高。

    目前,本公司主要通过分支机构营销零售银行产品,同时,为适应形势变化,在分支机构建立了多层次的营销系统。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已在各分支机构建立了168个理财中心、352个金葵花贵宾室、424个贵宾窗口。

    3.8.2 公司银行业务

    本公司向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客户提供广泛、优质的公司银行产品和服务。截至2007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企业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458.65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66.23%;票据贴现总额为人民币522.76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7.77%;企业客户存款总额为人民币6,170.01亿元,占客户存款总额的65.39%。

    企业贷款

    本公司的企业贷款业务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其它贷款(如贸易融资、保理等)。2007年,本公司积极实施行业聚焦、客户细分和专业化经营战略,加大对交通、能源电力、城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等优质行业的支持力度,并控制向“两高一资”等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贷款投放,公司贷款的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007年,根据经营战略调整原则,本公司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为促进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本公司区分不同区域,推动杭州、南京、深圳、苏州、宁波、佛山、东莞、福州、厦门等试点分行的拓展工作,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并推出“三兑”融资(“物权兑”、“货权兑”和“账权兑”)、网上企业银行点金成长版等“点金成长计划”系列金融产品组合,并通过简化业务流程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贷服务。借参展第四届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之机,成功举办了新闻发布,扩大品牌影响;创刊中小企业动态,及时公布全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情况和同业动向,持续推动了全行中小企业业务的市场拓展。

    通过以上措施,本公司中小企业业务呈现较大增长。中小企业一般贷款客户数达到8,162户,比上年增加43%;中小企业一般贷款总额达到人民币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

    2007年,宏观调控下的信贷紧缩给本公司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长也带来一定影响,一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空间受到挤压;二是资金链绷紧给抗风险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经营造成影响。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小企业整体的生存环境仍然得到持续改善。

    面对宏观调控的形势,本公司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将中小企业作为战略调整重点的既定战略,通过给予政策倾斜、加强产品创新、塑造特色品牌、打造专业队伍,鼓励中小企业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继续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业务风险的管理。通过修订和完善中小企业评级打分卡和债项评级系统,提升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开展多次信贷专项检查,对一些重点关注的中小企业业务给予指导和进一步规范。2007年,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和贷款金额实现“双降”。推进中小企业业务体制改革,成立中小企业金融部,专司全行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调整和业务推进。通过以上措施,本公司的中小企业业务成功克服了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小企业业务得到快速、健康、平稳发展。

    票据贴现

    本公司在综合考虑信贷总额、流动性、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2007年对票据贴现业务进行了压缩。截至2007年12月31日,票据贴现贷款余额为人民币522.76亿元。同时,由于不断改进产品、加强客户营销,本公司票据通业务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年累计交易量由2006年的人民币213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人民币309亿元。

    企业客户存款

    本公司注重提升企业客户存款的效益,努力提高成本较低的活期存款在企业客户存款中的占比。通过大力发展网上企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等创新业务,不断提高市场营销工作的质量,有效加深了银企合作,为本公司带来了大量的低成本的活期存款。

    截至2007年12月31日,企业客户存款总额为人民币6,170.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61%。其中活期存款占比为56.88%,较定期存款占比高13.76个百分点,占比差距扩大。较高的活期存款占比有利于降低存款的利息成本。

    公司非利息收入业务

    在经营结构转型方针的指导下,本公司在保证利息收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2007年本公司大力促进现金管理、短期融资券代理承销、资产托管、企业年金、财务顾问等新型业务的发展,提高其收入占比;同时,继续保持国内、国际结算、承兑、担保承诺等传统业务收入的不断增长,保证非利息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总量的持续增长。2007年公司非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68.78%。

    本公司继续发挥网上企业银行和现金管理业务的优势,以创新并推广我行专利产品――跨银行现金管理平台(CBS)为重点,力求实现现金管理业务的全面发展;在电子银票业务基础上推出电子商票业务,完善了网上票据业务;完成网上保理业务的开发,提出了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完成交易识别系统、现金池动态发布模式等业务开发,并应用于西门子、爱立信等国际知名企业;继续改进名义资金管理、集团支付、集团协议转账、人民币现金池、外币现金池和资金余额管理等现金管理服务。

    为了实现各类现金管理业务的强势发展,本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推广措施:贯穿全年的点金品牌广告宣传,广泛传播现金管理业务;9月份在北京隆重发布了以“C+”为标识的现金管理业务品牌;12月份举办第二届现金及财资管理年会;加强业务培训和队伍建设、开展重点客户的总分行联动营销,持续彰显现金管理业务的专家水平和市场地位。

    2007年,本公司连续第三次被《亚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本土最佳现金管理银行”,品牌价值又一次获得业界认可。截至2007年12月31日,现金管理业务开户60,123户,客户日均存款达人民币2,068亿元,贷款达人民币2,290亿元,为争取低成本存款和交叉销售其他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公司理财业务方面,2007年本公司率先推出了投资短期融资券、网上申购、网下申购、信托贷款、FOF、铁路债券、点金池等十余种新产品,公司理财业务实现区分人民币和美元两币种,覆盖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等不同期限,成为营销客户、吸引资金、拓宽业务领域、提高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工具。全年实现公司理财销售540亿元,同比增长482亿元,增幅825%。

    在国际结算方面,2007年本公司完成国际结算量983亿美元,同比增长8.02%,结售汇交易量647亿美元,同比增长29.14%。累计实现国际业务非利息收入人民币11亿元。

    在离岸业务方面,2007年本公司完成结算量286.5亿美元,同比增长74.1%,离岸结算总额占中资离岸同业市场的39.9%。

    在第三方存管业务方面,2007年本公司第三方存管客户数287万户,其中新增客户106万户;实现机构客户开户6,139户。第三方存管资金达人民币1,297亿元,实现存管费收入人民币5,231万元。

    在短期融资券承销方面,2007年本公司为23家客户成功发行31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家数同比提高43.8%,发行期数同比提高55%;短期融资券项目融资总额为人民币398亿元,同比提高85.98%,主承销总金额为人民币296亿元(联合主承销按总额50%计),同比提高85%。

    在资产托管业务方面,2007年本公司托管日均存款为人民币194亿元,同比增长505%;托管资产为人民币1,517亿元,同比增长270.9%;QDII托管客户8家;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签约客户1,100家,企业年金基金托管规模签约人民币120亿元。

    在企业年金业务方面,2007年本公司企业年金签约客户1,000户;签约客户个人账户100万户;账户管理费收入为人民币600万元,业务存量和增量在同业中名列前茅。

    客户基础

    本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已拥有总量达22.8万户的公司类存款客户和1.03万户的公司类贷款客户群体,其中包括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以及财富500强跨国企业,并加强对中小企业业务的开拓,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比重,形成大、中、小客户合理分布的客户结构。同时,本公司公司业务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同,根据AC尼尔森公司所做的2007年度客户满意度调查,公司业务的客户仍然对本公司保持了较高的满意度,客户服务、银行信誉、专业水平、融资业务、结算业务等各项指标的客户满意度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8.3 资金交易

    经营环境

    2007年,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加剧,流动性持续过剩,通胀压力持续加大,次贷危机愈演愈烈,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元转入减息通道,众多主要经济体中止了加息进程,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国内由于经济运行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以及流动性过剩,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紧缩措施,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同时资本市场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冲击和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明显增大。综合因素作用下,国内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资金市场利率宽幅波动。

    经营策略

    人民币业务方面,立足于贷款调控加强和资金总量持续增加的环境,加大资金运用力度,有效管理债券投资组合,主要是:开辟资金运用渠道,积极有效地发展买入返售资产业务和信用融资业务,各项买入返售资产增加1437亿元,其中买入返售票据增加734亿元,买入返售证券资产增加542亿元,通过准确把握市场波动特点和政策趋势,取得了较好的资金收益,有效抵补了信贷调控对收益增长的不利影响;加大债券投资力度,债券投资增加493亿元,新增投资主要是浮动利率债券、3年期以内的中短期固定利率债券、高品质的短期信用类债券,严格控制组合久期,有效规避人民币加息风险。下半年,随着绝对利率水平的提升,适度增持了部分中长期固定利率国债。

    外币业务方面,根据美元利率周期变化和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变化,采取相对灵活的策略,动态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重点,有效控制了组合风险;同时充分利用美国降息预期左右摇摆而造成的市场波动,采取比较主动的交易策略,成功地进行了波段操作,取得了较好收益。

    经营成果

    2007年,本公司本外币债券组合折合年收益率达到3.34%,比去年提高0.19个百分点。主要影响因素:本公司持有大量的浮动利率债券,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该部分债券票息经过重定价调整,对组合收益的贡献度明显上升;受紧缩政策的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上移,到期资金再投资和新增投资的收益率同比明显上升;信用债券信用溢价的上升和利率衍生交易的开展对组合收益产生额外的贡献;本公司严格控制债券组合久期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益增长,随着利率调整的逐步到位,本公司适度延长组合久期,不断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2007年,本公司买入返售类资产和信用拆放等融资业务折合年收益率3.85%,比去年提高0.97个百分点。主要影响因素:07年下半年,受贷款调控影响,票据市场利率维持高位运行,带动买入返售票据资产、同业借款、存放同业等利率也水涨船高;密集的大盘股IPO对货币市场利率产生了巨大冲击,买入返售证券和同业拆借等短期融资业务因此受益较多。

    业务拓展

    随着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盈利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本公司因势而变,一方面夯实传统业务基础,保持市场影响力。2007年,本公司承销各类人民币债券890亿元,银行间市场交易量6.49万亿元;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交易金额1,072亿元,居国内同业第一;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中间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创新盈利模式。2007年,本公司积极打造的本外币合一、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一体化的财富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依托领先的产品设计和强大的销售渠道,累计销售人民币理财产品251只,销售金额1131亿元,累计销售外币理财产品86只,销售金额25.9亿美元。此外,本公司在储蓄国债、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和外汇交易等领域均实现了新的突破。

    3.9 风险管理

    3.9.1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指银行的借款人或对方当事人未按约定条款履行其相关义务形成的风险。本公司致力于建设职能独立、风险制衡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执行覆盖全行范围的信用风险识别、计量、监控、管理政策和流程,以确保本公司的风险和收益得到均衡。

    总行风险控制委员会为本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最高权力机构,在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及权限框架内,负责审议并决策全行重大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审议复杂信贷项目。本公司按照业务风险状况和权限体系对授信业务风险进行分级审议,决策机构包括:总行风险控制委员会、总行专业审贷会、分行风险控制委员会。本公司根据信贷管理水平、借款人信用等级、授信担保条件三个纬度制定完整的信贷审批授权体系,并已制订切实可行的授权标准、授权方法和权限调整规定。本公司遵循审贷分离的原则,严格执行贷款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三查”流程,根据信贷业务各风险控制环节,制定互相制约的工作岗位及职责。并通过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有效实施。

    2007年本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体制、权限、流程、技术、队伍”为工作重点,全面推动信用风险管理改革。通过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改革方案,实施审贷授权体系改革,推行审贷官聘任制度,探讨风险经理制度等工作,推进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围绕“商务链、产业链、价值链”开展行业聚焦研究,创新信贷政策体系与生成机制,科学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有效地防范热点行业授信风险。通过编制印发《信贷手册》,制定及修订《不良资产问责制度》、《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第二版)》、《房地产估价机构选聘管理办法》、《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办法(第二版)》等一系列基础信贷制度,强化授信管理。2007年,本公司完成了债项评级系统、非现场信贷监控系统的开发及上线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实现集团客户管理的系统改造,稳步推进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改造及量化技术工具的应用。与此同时,本公司还通过启动信贷预警机制,实施高频率、广覆盖的信贷普查与直查机制,强化不良贷款清收制度等工作,夯实了信贷管理基础,推动资产质量的稳步提升。

    3.9.2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指本公司无法满足客户提取到期负债及新增贷款、合理融资等需求,或者无法以正常的成本来满足这些需求的风险。本公司整体的流动性状况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管理,该委员会负责按监管要求和审慎原则管理全行流动性。总分行计划财务部根据流动性管理政策,对现金流进行日常监测,并保持适当水平的高流动性资产。

    针对今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本公司一方面通过推行内部资金定价转移机制(FTP)及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对本公司流动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本公司采取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策略,较好地应对了政策变化和市场冲击,在保证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整体资金收益水平。

    2007年末本公司实时偿还的流动性缺口为-7,758.9亿元,主要是由于本公司需实时偿还的存款(含通知存款)较多,约占客户存款的65%。综合考虑活期存款的沉淀特性后,本公司实时偿还的流动性风险实际上比较小。另外,本公司持有随时可变现的债券和票据近3000亿元,足够应付各种流动性需求。

    3.9.3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的波动使银行财务状况遭受负面影响的风险。基差风险是本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重定价风险次之。

    2007年起,本公司通过对每笔业务按期限匹配法确定其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运作机制,剥离分行市场风险,实现本公司对市场风险的集中、专业化管理。与此同时,本公司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的频繁变动,进一步加强利率风险识别和管理。通过适时调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政策,持续推进产品定价机制建设,促进本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以减缓或抵消利率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通过开展利率调期业务,尝试进行表外对冲。

    本公司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利率风险监测体系,并建立了利率风险定期报告制度,按月向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汇报利率风险头寸并提供相关建议。本公司利率分析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缺口分析、存续期缺口、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压力测试、EAR等方法。本公司亦尝试使用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对冲外币业务利率风险,但鉴于人民币市场的利率对冲工具尚欠发达,人民币业务的利率风险主要通过主动调整表内业务结构进行。

    本集团的金融资产及负债均以人民币为主。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基准利率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本集团在人民银行利率政策范围内按照风险收益匹配原则确定存贷款产品利率。

    本公司3个月重定价缺口为-1,626亿元。不过,较大的短期负缺口主要是由活期存款引起的,由于活期存款利率变动频率和变动幅度较小,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本公司人民币业务是资产敏感型的,即利率上升净利息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净利息收入减少。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曾六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由于占公司自营存款58%左右的活期存款利率调整较小,本公司存贷款利差仍有所扩大。

    3.9.4 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是指汇率的变动对银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本公司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于本公司持有的非人民币资产和负债币种的错配。该风险分为结构性风险和交易性风险,本集团对结构性风险和交易性风险采用不同的管理战略。

    结构性外汇风险是银行经营上难以避免的策略性外币资产和负债存在错配而产生的敞口风险。我行外汇风险通过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压力测试和VAR来计量。本集团通过尽量使每个币种借贷资金的金额和期限相互匹配来规避结构性风险,并通过外汇市场对无法完全匹配的风险进行对冲。

    交易性外汇风险主要来源于本集团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服务,但未能立即对冲全部的外汇头寸形成敞口风险,如个人实盘及代客外汇买卖形成的外汇敞口;以及本行基于对外汇走势有某种预期而持有外汇头寸以期获得汇价收益而形成的敞口风险,如自营外汇敞口。本集团通过风险敞口和止损限额控制交易性汇率风险。

    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升值,为降低非人民币资本金带来的汇率风险,本公司对2006年H股上市筹集的外币资本金及时进行结汇处理。此外,为管理业务经营活动中的汇率风险,本公司尽量使每个币种的借贷相互匹配,并及时进行背对背交割,合理控制汇率风险敞口。另外,本公司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交易,并对其风险敞口和止损位进行限额管理。

    2007年末,本公司外汇敞口为折人民币87亿元。

    3.9.5 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本公司通过强化内部控制、提升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施严格的问责制以降低和控制操作风险。2007年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案件防范大检查”,组织了会计结算和柜台业务风险排查,实施了对新建支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个人资产业务的专项稽核。

    (2)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在全行开展了禁赌专题教育和“五禁行为”排查活动。制定和完善了《诚信举报及奖励规定》、《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开展了“要害岗位轮换与强制休假、异常行为管理、呆坏账责任追究”三项执法监察工作,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追究力度。

    (3)围绕账户管理、票据业务、现金、重要空白凭证等重点风险环节,对会计结算工作进行深入监察。规范票据操作,改进了对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先后出台了《出纳业务管理规定》等会计制度。大力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和会计人员两级考核制,建立了会计人员量化管理机制。推进业务处理的后台集中,实现了风险“收口”管理,提高了操作效率。

    (4)加强信贷基础管理,编印了《信贷管理手册》和《信贷操作手册》,修订了各项信贷业务制度,完善了信贷业务流程。对个人资产、项目贷款、关联企业贷款等十项内容,实施了重点检查和直查;对部分分行权利质押类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

    (5)在IT方面,推进新系统上线,上线运行新的综合业务系统的分行由18家增加至30家,系统地改进会计、储蓄、中间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控制程序保证项目开发和系统安全。顺利通过公安部和安全部的网银安全检查,数字证书系统在国内同业首家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安全性审查,网银安全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和专家的肯定。

    (6) 按照国际银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关的要求,实现“全行重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的内部控制目标,全面提升内控管理水平,颁发了《招商银行内部控制基本规定》和《内控评审会议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管理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坚持内控评审会制度,总、分行每季度召开一次内控评审会,对行内外的违规操作、违纪违法案件进行评审剖析促进风险案件防范和内控机制的完善。

    3.9.6 合规风险管理

    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本公司全面加强合规管理以降低和控制合规风险,2007年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强合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合规管理的基本制度。出台了《合规政策》,明确了我行合规管理的原则、目标与纲领。颁布了《柜面业务人员行为禁令》、《客户经理行为禁令》与《员工守则》,进一步规范了员工的行为。

    (2)完善全行制度管理,修订了全行《制度管理规定》,形成科学合规的制度体系。组织全行开展制度清理工作,加强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我行下一步制度体系设计和制度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3)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规守法教育活动”,在全行强力推行良好的合规文化,提升全行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纠正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偏差,促成全行向较高的合规标准看齐。

    (4)健全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在国内的商业银行中率先建立了合规官制度,将“合规从高层做起”的基本原则落到实处。

    (5)采取主动合规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主动识别与评估合规风险的方法,针对业务中发现的合规问题,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强化合规管理。

    (6)全面修订或拟订《反洗钱规定》、《大额和可疑交易报送管理办法》等反洗钱基本制度,新增《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与《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报送系统操作手册》等。组织按照国家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要求开发全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报送系统。

    3.10 外部环境变化及应对措施

    3.10.1 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及解决方案

    2007年,公司经营中遇到以下问题与困难: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信贷规模被压缩;资金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增加;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在产品、业务、人才、客户、技术乃至内部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针对上述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公司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压力,公司认真贯彻“正视危机,防范风险,突破瓶颈,加快十变”的工作指导思想,扎实推进经营战略调整和管理国际化,落实宏观调控要求,加强贷款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2)转变风险观念,从过去的控制风险转向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积极开展行业聚焦和集团客户、风险预警等问题的研究,及时出台对房地产和两高一资行业的调控意见,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初步搭建了统一的授信授权体系框架,规范授权标准,探索推行双签制,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加强信贷基础管理,修订了各项信贷业务制度,完善了信贷业务流程。对个人资产、项目贷款、关联企业贷款等十项内容,实施了重点检查和直查;对部分分行权利质押类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抓住资产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

    以全面推行FTP(资金转移定价)为契机,全面推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实现了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密切关注利率、汇率走势变化,适时调整定价政策。制定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完善风险计量模型,定期提交分析报告,提高了市场风险的计量、监测和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增强全行负债稳定性。

    (3)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调整优化收入结构。零售中间业务通过丰富“基金超市”产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加强营销推动,在基金和理财产品销售、第三方存管、信用卡等方面不断加快创新,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公司中间业务不断强化现金管理、理财产品设计、远期结售汇、国际保理、托管业务、年金业务、短期融资券发行等产品的优势,加大“金葵花理财”、“伙伴一生”、“点金理财”品牌建设力度。

    3.10.2 经营环境、宏观政策法规的变化及影响

    (1)关于宏观调控

    2007年,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对外贸易顺差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主要采取了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多次的窗口指导、持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贷款规模调控等措施。

    面对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公司合理控制信贷投放,保持贷款平稳均衡增长;进一步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贷款投向的“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消费信贷品种,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大力开拓中间业务,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宏观调控客观上加快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调整。

    (2)关于存贷款利率调整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共6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年初的6.12%提高到年末的7.47%,提高135BPs。

    对于存贷款加息,公司及早预测,准备充分,一方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有效提高了贷款收益,另一方面有效防范利率风险,针对利率重心上移和收益率曲线平坦化趋势,降低投资久期,同时存款活期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存款利率上升带来的成本提升压力。总体来看,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扩大了净利差,提高了公司经营绩效。今后,公司将继续做好利率风险跟踪分析和研究工作,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等风险量化和分析工具的应用。

    (3)关于资本市场

    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震荡上行,成交活跃。资本市场的活跃一方面改变了公司的负债结构,部分自营存款转为同业存款,同时自营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提高,总体上,资金来源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优化了收入结构,提高了经营绩效。

    (下转D3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