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基金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6版:机构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6版:机构视点
    博弈加剧 等待管理层适时出手
    透过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看宏观策略
    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美联储降息75个基点至2.25%
    券商研究机构首次关注上市公司追踪(统计日:3月5日-3月18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年03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3月18日宣布,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提高到15.5%。

      海通证券:

      这项政策和美联储前天降低贴现率措施一样都属于流动性管理政策,只不过是作用的方向相反。在2月份CPI达到历史性高位以后,央行迟迟没有加息,显然有关于中美利差方面的考虑。因为美联储某种程度上有全球央行的作用,其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国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形成了制约。一方面是中国的通胀,另一方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两者相反的力量都处在某个重要的时点上。由于流动性管理政策具有直接性和实时性特点,因此,管理层将频繁采用提高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手段。

      国信证券:

      此次央行为何没有采用加息手段?毕竟2月份CPI升到了8.7%的惊人高位。原因在于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是为了收缩市场过剩的流动性,合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政府显然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二者中徘徊。如果要坚决地以抑制通货膨胀为第一目标,那么加息是必然的;如果要防止今年经济由于受外围经济衰退影响而深度回调的话,不加息甚至降息都是应该考虑的。经济政策必须要有一个提前量,不能等到经济硬着陆了再放松政策。

      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两点: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因外围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的改变而开始出现偏松迹象。在美国基准利率可能连续下调以试图刺激经济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偏离了去年底制定的把防治经济由偏快到过热的政策目标,而加息虽然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预期,但央行在2月份CPI达到8.7%高点时也没有祭出加息大旗,说明政府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中选择了前者。短时期内我们认为央行首先是利用央票发行来收缩银行体系过剩的资金,是否加息还得观察未来几个月物价上涨的速度能否得到控制。其次,信贷投放从目前来看,在央行强有力的措施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预计央行会巩固目前的成效,但不太可能出台更强有力的措施来抑制信贷增长,反而可能会有所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