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社会责任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具体的细节当中。作为上市公司,这种社会责任感既表现在努力做好经营,回报股东方面,也体现在顾全整个资本市场的大局,维护市场的稳定方面。具体言之,在股市持续暴跌,市场人气涣散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应该避免进一步伤害投资者信心的行为发生。
由于股市持续暴跌,与去年10月16日历史高点相比,截至3月20日,上证综合指数最大下跌幅度达到42.58%,在这期间,一些上市公司的疯狂减持行为及个别上市公司不计后果的庞大再融资计划,起到了落井下石、推波助澜的效果。
根据wind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3月19日,今年已有156家公司发布股东减持公告,总减持股份数达到131558.31万股,总减持套现市值达194亿元。而超过2/3的股票在被股东减持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大小非”减持对市场信心构成了最直接的伤害。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最熟悉,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最了解,当这些最熟悉内情的人都纷纷抛售股票套现的时候,普通投资者还敢继续保持信心吗?更重要的是,这种减持行为导致了大小股东利益同向性的分化。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共同体,但是,当大股东减持套现,这种利益共同体有可能再次瓦解。
在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减持套现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一些另类。3月19日,美的电器两大非流通股股东美的集团、开联实业主动放弃在今年3月22日限售股解禁时减持的权利。不减持作为一种积极的姿态,给投资者带来的是信心和安慰。在美的电器发布承诺年内不减持的承诺后,其股价从3月18日的27.5元上涨到3月20日的31.97元。信心是维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它需要各个市场主体去用心维护,而在市场比较悲观的情况下,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对信心的最大呵护。
除了“大小非”减持,庞大再融资是近来挫伤市场人气的另一大因素。再融资本是一种市场行为,其本身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上市公司再融资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筹资规模和筹资时机,慎重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在股市持续暴跌,人气涣散的情况下,提出庞大的再融资计划无异于给低迷的人气雪上加霜。实际上,正是个别上市公司无视市场状况、无视投资者承受能力的再融资行为,挫伤了市场人气,动摇了资本市场赖以存在的信心基础。
在这次泥沙俱下的深度调整中,一些绩优股的调整幅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绩差股,原因无他,这些股票是权重股,而可能提出庞大再融资计划的只能是权重股,因此,权重股不仅遭到了普通投资者的抛售,也遭到了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疯狂减持。
根据事后媒体的一些报道,我们震惊地发现,个别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再融资在股东大会获得通过的目的,竟然利用自己作为国内诸多基金的最大持有人所具有的无形的威慑力,对参与投票的基金发出要挟——你敢投反对票,我就赎回基金。个别上市公司不惜通过阴招挟持基金投票权的做法,不仅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也践踏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份子,应该顾全资本市场的大局,而不应该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地不计任何后果地实施自己的再融资计划。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上市公司起码的灵活性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目前,促使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市场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还没有形成有力的约束,只能依靠上市公司自觉去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是脆弱的。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全面考核,推进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构建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社会文化,促进上市公司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具体到当下,就是履行稳定市场、重塑投资者信心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