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信息披露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人物
    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业就像有了翅膀,才能飞得更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业就像有了翅膀,才能飞得更高
    2008年03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实习生 朱宇琛 本报记者 李和裕
      中国电影长线牛市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在全国票房连年飙升的同时,

      越来越多的资本正涌入电影产业。

      中国影业的巨头们,也终于吹响了进入资本市场的集结号。

      “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太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了!”

      在和外资电影巨头“与狼共舞”的同时,任仲伦们深刻地感受到,

      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产业就像有了翅膀,才能飞得更高。

      ■人物语录

      ◎决策者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下飞行棋,骰子掷到几走几步,碰到的可能是一步冲天,也可能是退后重来;第二种境界是下跳棋,自己铺路自己跳,能看到几步后的将来;第三种境界是下围棋,经过长期的铺设,合纵连横,最后形成一大片。我是正在学下围棋的人。

      ◎企业的“企”上面是个人字,下面是个止字。也就是说企业是靠人才支撑的,没有人才,企业发展就停止。尤其是影视业,没有人才,企业的生命就会终止。

      ◎上影集团需要田蛙而不是井蛙,井蛙看到的天永远只有那么大,而田蛙满地跑,它的天空是辽阔的。

      ◎“智慧”的“智”比“知识”的“知”多一轮太阳,这是照耀每个人一生的太阳。

      ⊙本报实习生 朱宇琛 本报记者 李和裕

      

      2007年,伴随着年末两大国产片《投名状》和《集结号》掀起的热潮,全国票房达33亿,这一数字比前年增加了6个亿之多,而且国产影片总票房连续第5年力压海外大片,人们重拾了对国产大片的信心,也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更加看好。

      中国电影迎来又一个春天时,也正是中国房地产业、证券业的蓬勃发展期,同样,越来越多的资金也正在涌入电影产业。中国影业的巨头们,也不约而同地希望借助资本市场,来迅速做大做强电影产业。据悉,中影已经正式启动了上市进程,华谊兄弟也公开表示了上市意图,西影据说三年前就为上市目标组建了股份公司。而作为中国影业的重要一员,上影目前也正在酝酿上市计划。

      上海,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据着中国电影业的霸主地位。中国电影,一度等同于上海制造。而《孤儿救祖记》、《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许多中国影史上的经典绝唱,则都诞生在上影。

      如今,在北京成为中国电影企业汇聚之都的形势下,作为中国最大的影业集团之一,上海电影集团担负的不仅仅是支撑南方影业发展的重任。上影的理想,是成为产业链完整、多片种繁荣、在海外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一流的大型影业集团,打造成为华语电影重镇。

      这也是身兼学者和企业家双重身份的任仲伦的理想。

      围绕这些理想,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上海电影集团党委书记、总裁,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任仲伦。

      

      五段经历,三重身份

      2007年,上影集团投资的每一部影片几乎都是叫好又获奖。比如《东京审判》、《集结号》、《色·戒》、《大灌篮》等。很多导演问任仲伦,为什么他投资影片的眼光这么厉害。

      任仲伦说:“从我个人来讲,我有五段经历,三重身份,对我的决策来说是很重要、很特别的。”

      “对电影感兴趣是很小的时候了,那时候大家都看电影嘛。”回忆当年,任仲伦不经意间浮起了微笑。中学毕业后,有段时间还没去上班,他就跑到徐汇剧场去打工,一边帮人检票,一边看电影。电影,曾经是那个特定年代里仅有的娱乐,虽然来来回回就放那么几部片子,但依旧让人乐此不疲。从那时起,他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他真正从一个影迷走上了专业化道路。1983年,任仲伦希望组织成立一个电影教研室。现在电影学专业在各高校中遍地开花,但在那时,“第五代”导演作品才刚刚开始崭露头角,中国电影的国际声誉还远未建立。突然说要在传统的中文系属下设置一个作为“小道”的电影学,这样的“前卫”为他招来了极大非议。

      “同行都觉得我不务正业,他们认为电影怎么能变成学术?在中文系的传统观念里,古典文学、古汉语研究才是正宗。”但教研室终于还是在重重阻力下建立了起来,那是除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院校外,全国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电影学科教研室。“最开始没有机会看外国片,我就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后来条件好了,再拼命看碟。”1983年,也是他写出第一篇电影评论文章的年份。到现在,他的著述已经达到了600万字。在中国电影业界,像任仲伦这样具有20年电影理论准备的老总,可谓绝无仅有。所以直到现在,他身上都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海派学者风度:亲和、儒雅、气度不凡。他告诉记者,其实这么多年来,自己始终还是对创作最感兴趣。这大概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对文字注定的无法割舍。

      后来,他参与创办了《中国电影时报》(后改名为《文汇电影时报》),之后又担任总编辑,13年的办报经历使他全面掌握了影业动态和人脉。接着,他在作协主持了三年工作,打交道的都是全国的一流作家。而1997年开始的五年宣传部文艺处长的经历,又使他对大局和政策的把握有所磨砺。到如今的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完成了五个阶段的全面跨越。

      “作为大学教授,知识分子,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追求;政府官员的经历,让我有了政治上的大局意识;而现在的企业环境,又构成了我企业家的要求。这五段经历,三重身份,就成为我作为影业领导者的独特判断基础。”因此有人说,任仲伦等一批知识分子进入电影业的决策层,代表着中国电影从此走向理性时代、产业时代。而一个时代的开创,显然不仅仅是一两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就能做到的。

      

      春江水暖,资本齐聚

      融资是目前中国电影业的重中之重。

      电影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业务领域涵盖了制片、拍摄、发行、放映、技术、版权等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同的投资主体,根据其自身实力及所拥有的资源,涉足的投资领域也各不相同。“作为第一线的实践者,我们真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任仲伦说,随着电影这几年增长速度加快,楼市、股市发展的滞缓,作为电影人的他明显感到各类资本正迅速向影业聚集。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拍大片,赚大钱”一度让业界趋之若鹜。但如今,投资者不仅对影片本身感兴趣,还包括影院、设备、基地等各方面建设。“业外资金不是在盲目进入,主要通过几种方式:一是结合本行业的延伸,比如万达集团在影院建设里形成了独特力量;二是技术改造,比如北京张宝全的今典集团对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有大的资本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与大型电影集团进行战略联盟,成立股份公司。”任仲伦说,现在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谈战略投资的为数更多,它们中生物、科技、房产、金融投资等各个行业都有。上影在其中得到的好处,是获得了经营思想、资金和市场三大资源。“一是合作者具有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头脑;二是注入更多现金流;三则获得了他们带来的丰富资源。比如中国最大的音像出版企业加盟后,今后上影的音像产品就多了很多渠道。”

      然而,融资渠道狭窄仍然是一直困扰中国电影业的难题。任仲伦向记者介绍,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融资手段有两种。除了各式各样的业外资本,更主要的则是各影视企业自有资金的相互对流。“现在很少看到一个影片开头只有一个厂标了,比如《集结号》就是华谊兄弟和上影集团共同出品,资金相互对流是普遍情况。”但是,在美国这样电影产业发展完备的大资本环境下,除了各影业公司的自有资金和业外投资,金融贷款才是最重要的资金渠道。“美国已经很成熟了,可能70%的资金是向银行贷款,30%才是自有资金。保险业也是重要的融资平台,很多项目都是保险公司在做。金融机构进入后,资金量被放大,这个产业发展就像有了翅膀,飞得更高了。”

      而反观国内,虽然《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和《集结号》都曾与银行有过资金合作,但中

      国的金融资本对电影行业始终还处于试探阶段,更多的只是宣传性的辅助融资,业内称为“植入性广告”或者“宣传性广告”,还停留在宣传资源的配置状态。这不得不说是遗憾,但也是具有无限希望的前景。对此,任仲伦显得信心十足:“中国近年来的融资手段在逐渐开放,我相信,就在这几年内,有见识的金融家会发现,电影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接行业。这跟电影市场本身的繁荣程度有关,也跟电影市场的管理规范程度有关。这两个问题解决后,我相信更多的资本会进入,包括金融资本。”

      业内人士认为,对电影业来说,金融投资是新的融资渠道,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也会成为拉开一场整体转型的序幕。在以利润日渐萎缩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信贷市场发生变化后,相信文化创意产业会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扩张版图,扬帆出海

      李安在其回忆录《十年一觉电影梦》中曾说,七年前他到大陆来拍《卧虎藏龙》,是带着大陆的工作人员一步步操作,才和国际接上轨的。七年后拍《色·戒》,他惊喜地发现那些曾让大陆影人极其陌生的流程如今已经完全对接上,“每个人都有了一套很顺的工作方法,配合默契很多”。在这七年中,大陆电影人真正开始了版图扩张的征程。作为上影扬帆出海的舵手,任仲伦在其中深有感触。

      2004年任仲伦初掌上影帅印之时,就提出了“开放促改革,合作促发展”的思路,开始引进战略投资和进行海外合作的计划。2005年,由美国几大电影组织支持的亚太电影博览会授予任仲伦“2005年度最佳展示者奖”,授奖理由有三:一,海外所有进入大陆建造电影院的资本,上影是唯一的合作伙伴;第二,在中国上映的海外影片,上影旗下的联合院线全国票房最高;第三,合作拍片项目上影最多,影响最好。“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的电影产业是在文化领域中走得最早,最有突破的。中国电影的质量信誉已经建立。”

      上影集团2006年出品的《三峡好人》、2007年的《色·戒》连续两年勇夺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无疑成为上影人寻求海外资源的最好名片。任仲伦特别提到了由王家卫导演,诺拉·琼斯、裘德·洛和娜塔丽·波特曼主演的《蓝莓之夜》:“这是大陆电影公司直接投拍外国影片的首个案例。我们不是合拍或者协拍,而是直接投资,然后用引进的方式在国内销售,收回成本并有盈利。我们是内地的第一家。”接下来备受瞩目的好莱坞大制作《木乃伊3》已在中国拍摄完毕,国内出品方正是上影集团。

      除了有更多更大的影片拍摄项目,上影还先后跟日本电通成立上影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影业广告;跟香港英皇成立上影英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演艺经纪;此外,还与民营资本成立上影昆仑股份有限公司,目的就是在子公司和分公司下建立多元产权制度。任仲伦透露:“接下来两年内,我们要在上影整体的母公司上建立多元产权股份制度。”

      这也是任仲伦在为上影集团的上市进程做准备。2007年,上影是中国做得最好的电影企业之一。特别是下半年的《色·戒》与《集结号》和今年春节的《大灌篮》,成为最受关注的巨片。年盈利12.56亿,纯利润1.68亿,连续五年大幅度增长,旗下联合院线连续四年占据全国票房榜首,上影集团稳居首届“全国文化产业三十强”。优秀的业绩更激起了腾飞的雄心,上影终于在各方领导的支持下开始了上市计划的酝酿。

      

      市场资源,整合上市

      “我们酝酿了一年多。我们要把上影打造成产业链完整、多片种繁荣、有海外重大影响、中国一流的大型影业集团,资本市场的运作和上市构想都是为了完成这个理想。上市并不是只为了显示你的实力,很多有实力的公司都没有上市。上市应该是推动器、助燃器,帮助带来更多的资金资源,加快实现战略目标,更加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宏伟的战略构想下,任仲伦却对上市保持着异常冷静的态度,“上市对那些有新盈利模式建立,但资金不够充沛的企业来说,是很好的途径。对上影来说,我们渴望上市。我们有新的盈利模式,因为这个行业在发展。我们也需要资金,需要更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前三年,上影的口号是‘在调整中发展’,接下来三年,我们的口号将是‘在发展中调整’,发展成为了主要目标。”

      目前上影总资产在22亿左右,有关权威部门认为评估后的总资产将达到100个亿。“这可能夸张了一些。我们计划拿出四分之一的资产整合上市。”任仲伦透露,目前上影已经作出上市的内部方案,定出建立多权产业制度、面向市场的整体发展规划,正在同主管部门与主要的战略合作者沟通,但还没有定出明确的时间表。“我们上市的资产可能在市场资源方面,包括院线、发行、销售公司,占整个上影总资产的四分之一左右。这部分获利稳定,可以给上市公司基本的利润支撑。”

      近年来,业内一直有学者呼吁像韩国那样把电影业定位为“风险投资业”,扩大风险投资比例。对此,任仲伦有不同看法。“电影是一个产业链,包括制片、拍摄、发行、放映、技术、服务等等相关产业,需要区分。如果是拥有完整产业的集团,风险其实不算太高,但单一的制片单位毫无疑问是高风险。我可以提供一个数字:美国这么发达的电影产业,它制片的投入和产出,光靠票房产出的话,一个两年左右的投资回报周期内,10部片子只有1部可以赚钱,加上音像制品、电视播映各种版权销售,也就3部赚钱,这是基本规律,风险当然很大。但是电影不仅仅是制片业,比如影院的发行放映,就相对稳定。”任仲伦认为,“制片业虽然看上去很繁荣喧嚣,但风险太大,踩准了可以赚大钱,踩不准,输一两个亿很正常。影院就像加油站,利润不高,发不了大财,但市场网络广阔,现金充沛,稳定性强。”

      从2005年1月1日起,上影集团公司从原先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市场网络建设便成为集团的核心战略任务。公司领导层确立了“以上海为基地,以华东为重点,深入长江沿线,抓住京粤制高”的战略目标,每年以3至5家的速度,在全国电影市场比较繁荣的城市建设影院。同时与各地电影公司进行合作,吸纳更多的影院加盟联和院线。目前上影集团联和院线已拥有了沪、江、浙等13省(区、市)33市的广大地域的103家影院。上影集团联和院线票房也从2003年的1.42亿元起步,到2007年联和院线票房超过3.82亿元。“要上市,就必须对股民负责。我们能给股民带来稳定收益的,正也在于此。”任仲伦说。

      冯小刚曾经表示,电影是这个社会的盲肠,有没有它,都无关紧要。任仲伦说,电影之于社会,的确不像衣食住行那样,离开了就没法生活。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那浓缩于胶片中的1个半小时,那在银幕上流转的光影,却是最丰富的心灵滋补。“你可以不要它,但一旦有了它,人的生命感就会特别具有灵性和色彩。”

      “电影丰富了我的人生。”谈起电影,任仲伦始终充满感情。

      ■人物简介

      任仲伦,1955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工商学院EMBA学历。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副主任、教授,《文汇电影时报》总编,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现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上影集团党委书记、总裁,上影厂厂长。撰写《影视艺术教程》、《新时期电影论》、《文艺理论原理》等十余部著作,获得全国高校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等多项全国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