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楼市,愈发不平静。
一边厢,新一年的全国住房计划应按规定在月底公布,京沪等一些大城市还悄无声息;一边厢,部分城市的高房价初步显露了调整迹象,但是京沪两大高地还在“死撑”;一边厢,随着恒大等巨头推迟海外上市,证监会又收紧房企IPO审批,开发商融资遇阻的情况在加剧;一边厢,不少前期“囤地博涨价”的开发商面临着“地价股价对赌”失败的巨大压力,市场逐渐显露大整合的前兆。
面对这有些失衡的格局,不少人站出来开讲“软着陆”话题:既要防止大涨,也要防止暴跌。
这话委实没错,因为这符合中庸之道。人性的提升,有许多种。英国人的提升,产生优雅的语文和绅士作风;日本人的提升,产生周到的礼仪;中国式的提升,最伟大的就是提炼出了中庸之道。中庸是人生之学,更是治世之学。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
从本质上来说,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我们在单一时间点上选择的唯一性,中庸的伟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上减少机会成本。过了中庸要求的这个“度”,边际成本不断增加,边际效用则不断减少。在经济学上来说,是不科学的。中庸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分寸,才能达到所谓“软着陆”。与之相反,开发商们曾乐此不疲的“地价股价对赌”,就是一个完全不守“度”的大赌局,一个囚徒困境。这个赌局一直开盘下去,房价只会持续亢奋,直到那逼人跳楼的一刻,猛然间嘎然而止;这个囚徒困境,从个人私利最大化出发,最终结局是两败俱伤——购房者、投资者血本无归,开发商、地方政府财政“突然死亡”。
要警惕的是,我们所言的中庸,并非现代国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和无所作为,倒是和更多保留汉文化传统的日本人的“菊与刀”品性更为接近,是一种矛盾的统一,而非矛盾的泯灭。有一个奇妙的英文单词,叫做Manoeuvre,就是这样的手腕。Manoeuvre,不是“处理”,也不是“操作”,而是以绵里藏针的阴柔之力、恰到好处地掌控大局。
中庸的楼市,是大学问,是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