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5: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D133:信息披露
  • D134:信息披露
  • D135:信息披露
  • D136:信息披露
  • D137:信息披露
  • D138:信息披露
  • D139:信息披露
  • D140:信息披露
  • D141:信息披露
  • D142:信息披露
  • D143:信息披露
  • D144:信息披露
  • D145:信息披露
  • D146:信息披露
  • D147:信息披露
  • D148: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国家昨收储“托市” 糖厂积极出售
    供大于求 销糖率创四年新低
    神华集团
    又添千万吨级主力矿井
    新日铁
    拟海外首建大型钢厂
    黄岛油库
    正式向青岛大炼油项目输油
    中国南车
    携华电拓展风电业务
    华能集团
    成功收购新加坡大士能源
    原材料飙升加速全球玻璃行业“洗牌”
    能源巨头纷纷投资
    尼日利亚天然气项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家昨收储“托市” 糖厂积极出售
    2008年03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文元
      郭晨凯 制图
      ⊙本报记者 刘文元

      

      昨天有关部门举行了国家储备糖3月份第二次竞价收储工作,本次收储计划收购22.86万吨糖,实际收储9.01万吨,成交率39.41%,最高收购价3830元/吨,最低收购价3600元/吨,收储平均价3732元/吨,总成交金额3.36亿元。

      本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大幅增长,榨季开始后糖价持续下跌,为了稳定食糖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和制糖企业的利益,1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国家储备糖收储50万吨,第一批收储数量按30万吨安排,第二批安排20万吨,主要收储2007年10月份以后生产的白砂糖。此前1月份进行的两次收储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因现货市场价格跌到3500元/吨的收储底价附近,糖厂售糖比较踊跃。不过在储备糖竞收会进行了两次之后,国内糖价受广西冻害影响而暴涨,远期现货市场价格一度上涨到4000元/吨以上,期货市场价格暴涨到5000元/吨附近,远高于收储基准价。从第三次收储开始,成交微弱,流拍成为常态。

      因目前食糖价格重新跌到3500元/吨的收储基准价附近,糖厂售糖较为积极,昨天进行的竞买会从上午9时开始,至9时32分结束,成交数量较之前几次明显增长。

      据食糖贸易商、食糖市场专家关文远介绍,目前国内食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国内制糖企业销售压力非常大,以广西为例,本榨季至今广西已经生产了超过700万吨,目前广西的库容相当紧张,一些糖厂不但将食糖露天堆放,甚至连礼堂都用来作临时仓库存储食糖。因企业库存庞大,导致制糖企业大量资金被占用,再将上央行收紧信贷,糖厂资金非常紧张。他认为,其实目前的收储价格已经高于了现货价格,22.86万吨之所以没有收满,并不是制糖企业不想卖给国家,主要是由于国家收储竞价成交后,要经过一系列审批和验收等程序才后收到货款,资金回笼周期长。目前糖厂资金压力大,在现货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抛售白糖资金回笼更快。

      2007/2008榨季国内糖料种植面积大幅增长,预计国内食糖产量较上一榨季增长近17%,达到创纪录得1400万吨,而2006/2007榨季食糖的总产量为1199万吨,比2005/2006榨季增长了36%。连续两个榨季食糖产量的大幅增长,使市场面临非常大的供给压力,榨季开始后广西糖价曾一度跌破3500元/吨的收储底价至3300元/吨附近。

      春节前后,国内食糖市场炒作广西冻害而出现一轮暴涨,不过广西农业厅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灾情造成的损失大大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导致糖价再次暴跌。

      广西是全国最重要的食糖产区,其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2007/2008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超过1400万亩,同比增长了14%,广西的甘蔗生产量对全国食糖生产量影响重大。关文远认为,广西冻害损失可能还要低于广西农业厅的统计,因为部分甘蔗开花,农民补种不再需要砍伐新的甘蔗。他预计冻灾造成的损失折合成白糖仅为30万-50万吨,与此前市场预计的180万吨相距甚远,预计今年广西食糖总产量能达到870万吨,大大超过去年的720万吨。河南万达期货广西营业部的一位分析师认为,今年广西的白糖产量很可能突破900万吨。本榨季广西食糖生产很可能延迟至6月份才能结束,目前正是白糖的传统销售淡季,5、6月份天气转热旺季才能到来,白糖后市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