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股市一片调整气氛的3月,意外成为私募阳光信托频频出手的日子。
国内规模最大的QFII基金——扬子基金的基金经理陈家琳日前正式转投私募领域。据悉,由陈家琳创办的世诚投资管理公司日前已在上海注册成立,同时该公司和中融信托合作的“中融—世诚投资世博主题信托计划”也于近日推出。
陈家琳曾任海富通基金股票投资部门负责人,也是扬子基金的第一任基金经理。作为一只注册于卢森堡的QFII基金,扬子基金规模最大时超过140亿人民币,为当时最大的单QFII基金。陈担任扬子基金经理的33个月间,扬子基金曾获得550%的累计净值增长。在业内,陈家琳以颇有成效的组合投资和低换手率而著名。
今年3月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的阳光信托计划层出不穷。此前一周,原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吕俊与平安信托联手推出从容优势集合信托。本周陈家琳亦推出自己打理的信托产品。另外,出身嘉实基金的赵军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一期信托——淡水泉2008。仅在平安信托的平台上,短短几周就同时有近10个信托产品的募集信息发布。3月份显然成为阳光信托的出生旺季。
导致相关热潮的原因之一显然是,以阳光信托为依托的私募运作机制对基金经理依然有较大吸引力。除了具备相对优势的激励机制外,创造一个更有效率、更适合自己的投资平台,也是很多明星基金经理的追求。此前,吕俊就表示其创办的从容投资公司将定位于“一个完全围绕投研团队为核心建立的公司”。而陈家琳也表达了创建一个“谷歌式”投资氛围公司的理想。
另一个原因在于,投资经理们对于把握目前市场投资机会的信心。陈家琳就表示,目前仍看好A股市场具备了结构性表现的投资机会。他认为,在国内宏观经济依然保持接近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超过20%的盈利增长仍可保持,市场肯定存在投资机会。而信托计划相对小的规模、在把握机会方面独具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推出信托产品的公司明显出现了“大浪淘沙”的征兆。与去年鱼龙混杂的行业特征相比,今年推出信托产品的公司团队实力相对齐整,今年进入私募领域的基金经理层次明显提高,诸多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进入了市场一线,这样的动向显示,阳光信托已从初期的跑马圈地进入到“筛选鉴别”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