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主动应对流动性风险
⊙本报记者 秦媛娜
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发行定向央票、股市火爆引发存款稳定性变差,对于众多上市银行来说,过去一年里所面临和承受的流动性风险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所谓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的流动性来源不能满足正常存款提取和正常贷款需求而蒙受的损失。这种风险,在存款稳定性变差、贷款结构长期化的2007年,各家银行体会尤为明显,而随着货币政策从稳健到偏紧的转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大规模发行央票和正回购操作等数量型工具的频频现身,不啻于雪上加霜。
从10家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来看,除中信银行外,几乎所有银行2007年末的的流动性比例都比2006年有所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工行从48.9%下降到了26.8%。这一指标的计算方法是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除以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而按照银监会规定,流动性比例不得小于25%。
积极应对是上上策。从年报来看,各家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招数是五花八门,但是主要归纳起来不外乎从负债和资产两个思路去寻找出口。
负债方面,统一动作是加强存款稳定性。在2007年,受资本市场急速发展影响,商业银行人民币一般性存款增长放缓,稳定资金来源减少,但是稳定性差的同业存款比重却大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表示,公司“重点加权存款的稳定性工作和存款预测工作”,深发展也提出了“注重分散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核心存款比重”。
但是比负债管理更为主动的还应该是资产管理。这方面,银行也是各显神通,在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提出的将全行流动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思路的基础上,缩短投资久期、提高资产流动性以适应负债活期化趋势是受到多家银行青睐的方式。中行表示,该行的本币投资坚持短久期操作,交行也保持了适当比例的央行备付金、隔夜同业往来、流动性高的债权性投资,深发展同样以保持相当高流动性债券规模的方式来取得可及时变现的效果。
此外,还有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另辟蹊径,提出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的方案来主动匹配资金缺口,其中浦发银行通过发行4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将该行的资产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民生银行则表示,采取了控制信贷过度投放、变现部分投资组合的手段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除了上述从负债和资产两个切口着手应对流动性风险,各家银行还不约而同地建立了流动性应急预案以未雨绸缪。制定“流动性应急预案启动条件及拟定流动性应急预案具体实施方案,防范和控制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和支付危机”,兴业银行的上述表述代表了大部分银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