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雪
大智慧行情显示,卖单中的特大卖单和大卖单总共占比达70%。最终该股以8.11%的跌幅收于27.92元,成交金额高达35亿元,全天换手率超过12%。上证所公布的公开信息也显示,在卖出席位上,出现了四家机构的身影,合计沽售中国太保8.6亿元。
对此,市场普遍认为,昨日上市流通的3亿股首发机构配售股份,成为中国太保破发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有幸”获得网下配售的442家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等机构,实际上干了回赔本的买卖。记者粗略估计,按照中国太保昨日28.62元的均价计算,在扣除申购太保时产生的4.06亿元左右成本后,获得网下配售的442家机构,实际上每股损失2.32元。
随着中国太保跌破发行价,不少业内人士对未来股市可能发生牛转熊的行情,产生了更多担忧。毕竟新股破发,是熊市的一大特征。中国太保破发,到底仅仅是个案,还是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值得市场探讨。
虽然说中国太保是去年以来新股破发的第一例,但在今年初大盘深挫,以及再融资风波影响下,市场已经出现了大面积跌破增发价格的现象。不少业内人士担心,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将大打折扣,并预计此后将出现一定数量的IPO破发现象,也可能会有不少A、H股价格倒挂比较大的品种出现。
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股破发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配售股解禁,只能算是这一现象的表面原因。问题的症结恐怕还在于,随着众多筹码不断涌入二级市场,供求关系遭到破环,严重失衡,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也面临考验。
此外,目前的定价制度,以及网下配售的新股发行制度,均成为导致新股破发的原因。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网下配售就相当于给机构送钱。新股的发行,无疑成为了机构投资者们的盛宴。而如今,在股指大幅下跌过程中,IPO破发,机构被套,牛市中新股高定价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
逼近发行价的部分个股一览 |
证券简称 | 首发上市日期 | 最新收盘价(元) | 首发价格(元) | 距离发行价空间 |
中海集运 | 2007-12-12 | 6.9 | 6.62 | 4% |
建设银行 | 2007-09-25 | 6.95 | 6.45 | 8% |
中煤能源 | 2008-02-01 | 18.53 | 16.83 | 10% |
中国石油 | 2007-11-05 | 18.53 | 16.7 | 11% |
北京银行 | 2007-09-19 | 13.99 | 12.5 | 12% |
中国神华 | 2007-10-09 | 44.35 | 36.99 | 20% |
中国铁建 | 2008-03-10 | 10.9 | 9.08 | 20% |
中信银行 | 2007-04-27 | 7.24 | 5.8 | 25% |
交通银行 | 2007-05-15 | 10 | 7.9 | 27% |
南京银行 | 2007-07-19 | 14.65 | 11 | 33% |
合肥城建 | 2008-01-28 | 21.28 | 15.6 | 36% |
劲嘉股份 | 2007-12-05 | 24.34 | 17.78 | 37% |
新海股份 | 2007-03-06 | 14.18 | 10.22 | 39% |
东南网架 | 2007-05-30 | 13.66 | 9.6 | 42% |
海得控制 | 2007-11-16 | 18.92 | 12.9 | 47% |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制表: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