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公司巡礼
  • 3:信息披露
  • 4:要闻
  • 5:焦点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广告
  • 9:路演回放
  • 10:信息披露
  • 11:时事国内
  • 12:时事·海外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研究
  • B8:财经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5: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D133:信息披露
  • D134:信息披露
  • D135:信息披露
  • D136:信息披露
  • D137:信息披露
  • D138:信息披露
  • D139:信息披露
  • D140:信息披露
  • D141:信息披露
  • D142:信息披露
  • D143:信息披露
  • D144:信息披露
  • D145:信息披露
  • D146:信息披露
  • D147:信息披露
  • D148:信息披露
  • D149:信息披露
  • D150:信息披露
  • D151:信息披露
  • D152:信息披露
  • D153:信息披露
  • D154:信息披露
  • D155:信息披露
  • D156:信息披露
  •  
      2008 年 3 月 2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时事·海外
    市值超越中石油 埃克森美孚再当全球第一
    德意志银行发布盈利预警
    美消费信心指数跌至五年最低
    高盛:全球次贷损失将超万亿美元
    美大城市房价创历史最大降幅
    “有中国带头,亚洲经济差不了”
    凯雷完成11亿欧元电信投资
    首家中国企业登陆欧交所创业板
    欧洲央行对汇市发展表示关注
    IMF上调海湾国家通胀预期
    花旗调降亚洲经济增长预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有中国带头,亚洲经济差不了”
    2008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周良
      林国强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不光是现在,我平时也经常来中国。”刚刚在过去两周“飞”过成都、北京、青岛等多个中国城市的林国强昨天对记者坦言。

      作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亚太区的司长,林国强表示,他们欢迎所有类型的中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同时,有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后盾,他并不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会对亚洲经济带来太大冲击。

      

      美国的影响不可避免

      去年,新加坡经济增长达到7.7%,而最近政府在对今年经济做预测时,增速却仅为4%至6%。对此,林国强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而出现滑坡,不可避免会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带来冲击。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股市也剧烈波动,这可能对企业和投资人的信心带来打击。不过林国强也表示,就企业投资而言,在选择项目时往往更注重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因素。

      “过去我们比较多靠美国市场,但现在有了中国带头,亚洲地区经济应该仍有不错的表现,不会出现波动很大的情况。”林国强说。

      林国强坦言,作为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新加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要靠外来投资。截至目前,新加坡共吸引了26400家国际企业,本地企业则有116000家。在国际企业中,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约有12000家,来自中国的有2700家,来自印度的有3100家,1900家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此外还有6200家来自东盟其他国家。

      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近日发布的2007年度投资报告,该国2007年吸引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新元,大幅增加至161亿新元(约合115亿美元)。这些投资项目去年共为新加坡经济贡献了116亿新元的增加值。

      

      四大措施吸引外资

      林国强表示,目前外国企业在新加坡投资主要有六种模式,而新加坡政府也为吸引外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外资投资新加坡的第一种模式是将新加坡作为区域总部。据新加坡经发局的数据,在7000家全球跨国企业中,有60%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或是全球总部;第二种模式是在新加坡设立研发平台,比如中国的清华同方;第三,新加坡还鼓励外资投资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第四是在新加坡发展物流和贸易业务;第五,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外资可以很容易在当地物色或者发展国际合作伙伴;最后,外资也可以把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融资的平台。

      林国强表示,新加坡之所以可以成为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国际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与四方面的条件分不开。

      首先,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在硬件方面,新加坡有完备的港口和航空设施,在软件方面,新加坡对IT和通讯等方面的基础建设也非常重视;其次,政府注重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譬如税收政策等,新加坡的税收相对较低,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的18%标准,并且与中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第三,新加坡在人才吸引方面也做得比较多,在新加坡可以很方便找到多种类型的双语人才;最后是知识产权保护,林国强表示,新加坡在知识产权方面一贯重视。

      林国强还特别提到,新加坡对于外资并购也很少干预。比如前不久中国的华能就从淡马锡手中收购了新加坡一个大型发电厂,后者供应新加坡全国25%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