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专版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周刊
    争食高端理财蛋糕 私人银行抢占上海滩
    深圳平安银行首推“有机贷”
    深圳平安银行
    推人民币理财新品
    私人银行:做最忠诚可靠的财务顾问
    光大银行推首款
    特色“车管家”信用卡
    交通银行推出
    “得利宝·宝蓝5号”
    私人银行之辩
    私人银行与零售银行
    及贵宾理财业务的区别
    深发展推出
    “固定利率气球贷”
    招行推多币种
    “日日金”理财计划
    中宏人寿附加投连险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争食高端理财蛋糕 私人银行抢占上海滩
    2008年04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邹靓
      这是银行?是的。私人银行正是以这种奢华的会所形式悄然抢占高端理财市场。
      3月27日,工行的私人银行部在上海揭牌。3月28日,中行私人银行部成立一周年并在澳门同时推出私人银行业务。3月29日,招行私人银行上海中心亮丽登场。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多家私人银行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亮相,让针对高端人群的投资理财市场一下子充满了浓烈的硝烟味。至此,国内中资银行中有中行、招行、中信、交行和工行分别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或服务。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早已是群雄环伺,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即将打响……

      ⊙本报记者 涂艳 邹靓

      

      除了低调还是低调

      向拥有高净值资产人士专门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资产管理、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以及其他不向一般公众普遍提供的金融服务。这就是在国际银行业内通用的私人银行的定义。

      私人银行是一项私密性、服务性很高的业务,“让该知道的人知道”的低调也是业内的共识。记者有幸走入两家银行在外滩的私人银行部时,高贵而不失闲适,神秘而不失明快的布置让人仿佛置身于某高级会所,一只雪茄,一杯咖啡,一盏经典老式台灯,恍惚间仿佛看到千万富翁们身影攒动……

      目前,中国内地私人银行设立的门槛以人民币和美元计价方式。外资行中以花旗私人银行1000万美元最高;而中资行中,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为100万美元;交行最新推出的私人银行服务达到200万美元;新开张的工行则将门槛定在了800万人民币。

      由此可见,私人银行的目标群体是少数富豪,而严格保密就成为各家银行推出此项服务时的基本要求。

      

      “软硬”兼备是王道

      记者了解到,私人银行首先得具备国外“全能银行”的全方位服务,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基本的财富管理服务是硬实力。按照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张秋林的说法,与零售银行不同的是,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具有“高起点小规模、量身定做、定向发售”的特点。也就是说,普通投资者到银行购买产品时是被动接受,而私人银行提供给客户的是一种针对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财富产品篮子”。而股权融资、权益投资、外汇投资和固定收益类投资都是私人银行的财富团队需要为客户配置的。招行私人银行负责人在上海中心开业时表示:“了解客户需求是做私人银行最重要的内容。后端的财富管理、资产组合各家银行都能做,由于私人银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特点,前端的客户关系管理尤其重要。只有了解了需求,才能谈满足需求。”

      除了基本的财富管理,一些私密的、专有的、全方位的增值软性服务日益成为私人银行打造品牌、拉拢客户的重要筹码。张秋林表示:“我们客户的年龄在35到55岁,大概有三种身份:一种私营企业家和国有企业财务主管;第二种是专业人士,比如律师、医生、IT界人士;第三种是演艺明星、体育明星和艺术家等。除了财富增值,其他方面的需求就非常个性化了。从趋势看,国际资产传承规划服务和投资银行咨询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而据另外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私人银行会通过自身的资源帮助客户在子女教育上提供更精致的服务,例如与京城著名重点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以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找客户难,找客户经理更难

      最早的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当时一些避难的欧洲贵族提出的管理家族资产的需求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批私人银行家。而就在近两年,国际知名私人银行机构逐渐转战亚洲市场,至少有80多个私人银行机构进入亚洲市场(尤其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2007年,国内首批私人银行业务开始浮出水面,但是由于我国私人银行普及度还很低,人才、政策、法律、以及意识等方面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由于我国还处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之下,银行没有跨业经营资格,要帮助客户设计证券、信托、保险等综合产品存在法律制约。另外,国内较严格的外汇管制限制了境外投资范围,对于日益增强的全球资产配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除了政策制约,意识瓶颈和人才瓶颈也不容忽视。由于私人银行的概念在2005年之后才出现在中国富人生活中,穿梭于香港和内地的外资银行客户经理成为了私人银行理念的初期普及者。可以想见,这样普及的频率当日是很低的。

      业内人士透露,很多中国成功人士对私人银行的概念模糊,甚至抵触。也有很多高端客户对私人银行的专业服务心存疑虑,不相信专家,更愿意亲力亲为。“客户难找,可客户经理更难找。”张秋林向记者表示,“对于目前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人才瓶颈是私人银行发展的‘命门’。我们在为筹建私人银行而欣喜的同时,也不禁为人才的缺失问题而担忧。熟悉中国金融环境,又了解国外私人银行运作的国际性人才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些人才很难引进到中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