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股市国内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专版
  • A8:期货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8 年 4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中国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中国融资
    纷设特别席位 产交所争邀PE分享资本大餐
    一季度
    早期企业创投案例续减
    PE众口一词:
    中国市场仍在上升期
    又有4只产业基金报批
    ■一周
    邱立平:我们对创业板期待已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邱立平:我们对创业板期待已久
    2008年04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真龙
      执掌“麦顿投资”四亿美元基金

      ⊙本报记者 唐真龙

      

      关键词 【资金、人才】

      记者:从数量上看,目前中国的VC/PE似乎已经足够多了,但是,不论是VC还是PE,资金规模都较小,造成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邱立平:跟美国相比,中国的PE还不是很多。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PE有几十家,但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并不多,大概只有十几家,我们的规模在四亿多美元。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活跃的机构投资者有将近四百家,但相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中国的PE还是太少,金额也很小。因为这个行业刚开始起来,还处于摇篮阶段,资金缺、人才也缺。

      记者:您刚才讲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可不可以具体谈谈?

      邱立平:国内目前适合做我们投资人的钱其实是不多的。适合做我们LP(投资合伙人)的资金必须是足够多的闲散资金,我们的投资周期一般是3至5年,也就是说,在5年之内,你要能够保证随时把钱给我,这样的钱并不多。很重要的是,国内的还没有树立这样的投资理念,你告诉他PE的投资期限为5年,他可能就没有兴趣了。但是在国外就有这样的资金,有些家族一年的现金流就有几个亿美元,他要分散投资风险,就需要很多的投资品种,而PE就是理财的一个品种。

      

      关键词 【人民币基金】

      记者:随着越来越多本土基金的成立,人民币基金和外资基金之间会呈现怎么样的局面?人民币基金是否会超过外资基金?

      邱立平:从2007年开始,本土的PE起来的很多。其实,有很多本土PE做得是不错的,但是人民币基金跟外资基金相比,规模还是太小,像我们动不动就是几亿美金。第二期我们将再募集5亿美元,加起来我可能要管10亿美元。从风格上来讲,我们可能偏向于规模大一点的企业,因为我们的资金规模比较大。我知道有些本土PE是做2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而我们只做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实际上我们与他们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不过,我觉得在最近两年到三年,尤其是在2009年以后会有一大批人民币VC/PE出来,因为他们投的企业开始上市了,尤其是创业板的推出会带动很多小的投资公司出来。它们的投资回报可能会很高,因此可能会马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带动人民币基金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创业板】

      记者:作为海外私募股权基金,你们对创业板有期待吗?它到底能带给你们多大的投资机会?

      邱立平:我觉得创业板是对中国现有的资本市场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实际上,不同板块的差别在于对上市企业的具体要求不一样,而创业板的要求相对低一点。中国有了创业板以后,再加上三板、产权交易所等等,资本市场的构架就更加完整了。对我们来说,创业板的推出意味着我们的投资多了一个退出的渠道,因此,我们是期待已久。

      记者:目前很多中国企业都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借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水平,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邱立平:我觉得外资PE要比那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好很多,中国引进外资就应该引进更多的外资PE,而不是像汇丰那样的战略投资者,因为我们这样的外资虽然资金是来自国外,但管理人都是中国人,而且PE最大的好处是它不会去控制一家公司。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拥有企业的少数股权,给它资金,让它发展更上一层楼,然后帮助它在资本市场上上市,我们再向公众投资者出售股权获取收益。同时,我们也有很多的资源,能为被投资的企业提供很多管理上的支持,因此,对企业来说,我们是最好的资金。

      ■人相

      踏入PE“人生之河”

      “对于选择职业的人来说,公司就像一条船,行业就像一条河,首先你要选对河,河选对了,航行对船长来说是很轻松的事。”在长江商学院MBA课堂上,麦顿投资合伙人邱立平用这个比喻告诫这些即将择业的学子们。

      时隔近20年之后,再次拿起教鞭,邱立平最大的感悟是“立足未来, 投资现在”。“其实这句话就是要告诉你眼光要长远”,而这句话也正是麦顿投资的投资理念。

      1986年,邱立平获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硕士学位并成为该校一名大学老师。三年之后,他放弃了这种安稳的生活方式,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河”。研究所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投资公司投资经理、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趟过了一条又一条“河”之后,他终于在而立之年过后踏入了另一条全新的“河”——2002年邱立平和创始合伙人楼云立共同发起成立麦顿投资。目前,麦顿已成长为中国最优秀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其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麦顿中国机会投资基金”两期基金合计管理金额约为四亿美元。邱立平表示,如今他们正在募集第三期基金,规模约为5亿多美元,在明年募集完成之后,麦顿在中国管理的基金将达10亿美元。

      对于邱立平来说,这条“河”无疑是选对了。在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PE/VC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