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时事国内
  • 4:观点评论
  • 5:市场
  • 6:信息披露
  • 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8:上证研究院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专版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私募
  • C12:基金周刊112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4 月 7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6版:基金·对话
    上一版  
    pdf
     
     
      | C16版:基金·对话
    我们可以用更便宜价格买股票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们可以用更便宜价格买股票了
    2008年04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郑焰
      马克·莫比尔斯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1986年,当马克·莫比尔斯(Mark Mobius)作为基金管理人首次把钱投向新兴市场时,这些地区还被称之为“欠发达国家”。如今,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已创造出了令人炫目的增长奇迹:1987年至1997年间,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超过了118%;而同期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则低于57%。

      在这疯狂的数十年间,马克·莫比尔斯到过泰国的橡胶园,也在中国农村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骑过自行车。1996年,这一富有冒险精神的投资经理与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并列《纽约时报》“全球十大基金经理”,人称“新兴市场教父”。

      目前,马克任富兰克林坦伯顿基金集团执行副总裁,负责新兴市场研究与投资组合,旗下管理着富兰克林坦伯顿发展中国家基金、GS新兴国家基金、GS亚洲成长基金与GS拉丁美洲基金,资产规模达120亿美金。他在B股以及H股的投资方面均有很深的涉猎。

      2008年四月初,时值全球资产市场风雨飘摇之际,这一闻名遐迩的“新兴市场教父”乘着他的私人喷气式飞机来到北京,就次贷危机、投资准则以及新兴市场机会等问题接受了《上海证券报》专访。

      他看起来精神矍铄,心情大好。“我很高兴。”马克说,“北京的天气晴朗,并且股市正在下跌。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股票了。”

      ⊙本报记者 郑焰

      次贷影响几何

      记者:您如何看待次贷危机及其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最坏的时期真的已经过去了吗?

      马克:我认为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尽管可能仍有金融机构因此破产,美国还需花几年的时间使其房产市场恢复正常。

      与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经济增长放缓不同,新兴市场近年来增速惊人。与10年前的货币贬值、外汇储备匮乏,通货膨胀严重相比,新兴市场如今外汇储备丰厚,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货币不断升值。尽管近期通货膨胀率略有上升,总的来说,我们对这一市场有信心。事实上,次贷危机对新兴市也可能带来正面影响。

      记者:有哪些正面影响呢?

      马克:首先,在贸易方面,过去新兴市场对欧美的依存度很高,现在依存度在逐渐下降。比如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额,已超过了美国。在美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这一依存度有望进一步下降。

      此外,将有更多的资本从新兴市场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如今,已有印度的塔塔公司收购英国钢铁企业,中国的联想购买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将来会有更多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向发达国家,从事并购等活动。

      记者:有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出现了多年来首次的季度资金净流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避险情绪,对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动带来何种影响?

      马克:我注意到了这一数据。我认为对于新兴市场而言,不是钱太少,而是太多了。它们过去积累的资本量太多,自身消耗不了,所以转而投入其它国家,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迅速。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资产与公司会被发展中国家收购,并且来自新兴市场的国家主权基金也日益活跃。

      

      投资比不投资要好

      记者: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股市步入了一轮调整。而今年一季度,新兴市场的跌幅甚至超过了成熟市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熊市来了吗?投资人该如何应对?

      马克:我们的定义是,若股市下降超过20%,则进入熊市。目前,很多新兴市场的跌幅超过了22%。

      但是,市场总是提前反应。就A股市场来说,目前的市场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即经济速度可能降到10%至7%之间。而即使如此,这一速度依然惊人,不会产生灾难性影响。

      事实上,并没有熊市与牛市在一个时间节点的绝对终结。波动是资本市场的本质,即使没有次贷危机,也会发生转变,比如2000年的网络泡沫。正如每天太阳升起与落下一样,股市波动是非常自然的事。

      另外,没有任何国家能在市场动荡中幸免。尽管总体来看,美国市场近期的波动小于新兴市场,但若关注某一个具体行业,波动依然惊人。我的一位朋友以每股100美元的价格买了贝尔斯登10亿美元的股票,而一夜之后股价就跌至两美元。

      记者:那么,在当前的情况下,投资人该做些什么?是买还是卖,或静观其变?

      马克:在过去的20年中,新兴市场共经历了八次熊市和牛市之间的动荡。其中,牛市比熊市持续的时间要长,牛市里股票上升的幅度也大于熊市下降的幅度。

      如果你不知道明天、下个月或者是明年股市将往那个方向发展,我建议是,投资比不投资要好,因为你进入牛市的机率大于进入熊市。

      

      关于估值水平

      记者:我有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您会在什么时候买入一个公司的股票?

      马克:首先,当一个公司的净资产小于或等于股价时,即PB值(市净率)接近1时,它一定是被低估的。当然,这一情况不多见。我们还需观察盈利能力。若某一公司的价格为10,每年盈利为1,即PE(市盈率)为10倍时,则比较理想。

      再次,公司的盈利能力与盈利增长速度间的比例,即PEG指标,也非常重要。若市盈率等于这一公司的年盈利增长率,即PEG等于1时,比较理想。最后,公司的债务应小于资产。

      如果你们在中国发现了这样一家公司:它的PB值等于1,PE值等于10,PEG等于1,并且负债小于资产,请立即告诉我,我们会重金买入。

      记者:您说的这一理想状况自然非常诱人,但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您认为什么样的估值水平是合理的?

      马克:的确,估值需要动态衡量。比如寡头垄断或是多头垄断的市场,其估值水平自然高于一般市场。假设CCTV要上市,很多人都会竞相购买,因为这一市场是垄断的。

      对于股市来说,关键是对未来的预测,而不是反应现在的情况。所以我们不能单看市盈率指标。中国的经济增速远超美国,所以中国公司的股票要比美国的昂贵。假设中国的GDP按照每年10%的速度增长,那么一个管理较好的公司年增长速度将达20%,即20倍左右PE值是可以接受的。

      记者:您能举例说明,您是如何考察上市公司的吗?

      马克:我刚接到经纪人的一封邮件,有一家迪拜的建筑企业,公司盈利处于上升期,建筑订单源源不断,并且其估值与同类公司相比较低。对于这样公司,需要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建筑公司善于建房子,却普遍不擅于控制成本,导致订单很多仍不赚钱。所以,我们要仔细考察它的订单条款,是固定报价,还是依据未来通胀率调整的成本报价。

      

      开拓投资新领地

      记者:您如何看待A股市场?

      马克:A股市场反映中国的增长情况。目前,如果不考虑通膨因素,中国的GDP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如果加入通膨因素,这个数字在20%左右。而市场多年维持20%左右的增速,是不正常的。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速过快,不过随着宏观调控,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我们认为中国将来经济的增速会从10%下降到7%-8%。这仍是个很不错的速度。    

      记者:您认为投资人目前应对A股更有信心,还是应该远离呢?

      马克:我觉得问题主要是在市场本身。首先,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可以选择的替代性投资工具有限。其次,中国的储蓄率水平远远高于美国水平。所以当投资者发现股市的赚钱效应远高于银行储蓄时,他们会把钱全部投入到股市中。市场因此容易出现不理性的上涨。但是当前的市场下降,正说明了它正回归理性。

      尽管中国的股市正在下降,但我十分看好中国的经济增长,我对于A股仍有信心。但与A股相比,我更看好H股。因为H股更为便宜。我认为H股10-15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我们希望在H股市场加大投资。

      记者: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惊人,且货币非常强劲,为什么中国投资者还要去试图来开拓寻找海外市场投资的机会?

      马克:事实上,对于投资人来说,若所有的投资产品都集中在一个市场,是危险的。尽管人民币很强劲,但世界上还有一些货币,过去严重低估,目前升势非常迅猛。中国投资者需要把钱分散到全球不同的国家,从增长与货币两个角度考察,开拓投资新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