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时事国内
  • 4:观点评论
  • 5:市场
  • 6:信息披露
  • 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8:上证研究院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公司封面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股经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专版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1:基金·私募
  • C12:基金周刊112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4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书评
    金融创新何以逆转为疯狂冒险?
    投机也有财富创造,
    并非零和博弈
    索罗斯们的全球视野与行为逻辑
    《资本盛宴》
    《摊牌》
    《中国经济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创新何以逆转为疯狂冒险?
    2008年04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启雯
      ⊙潘启雯

      

      麦克卢汉四十多年前就说地球越来像个大村子,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村子的邻居,谁家要是发生了点啥事,可能是同时,也可能是晚几个小时,最迟也就是当天晚上,就会让地球人都知道了。如果是金融问题,哪怕风源在地球的另一端,离我们很遥远,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根本躲不了。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关注邻人就是关心自己。”这句话在今天听来,比什么时候都真切。

      美国一波一波在不断蔓延的“次贷危机”正是如此。

      说起来,美国金融机构通过次级贷款降低了穷人住房消费的门槛,让大批本来没有购买能力的美国穷人进入了住房消费市场,是一项金融创新。既然这些人收入有限,有的人毕其一生精力,实际上也付不起房款,那爆发危机应该说是早晚的事。可是,美国有些金融家却不这么看。前两年,他们夸口说,通过金融创新就能化解这种风险,有效地防止金融危机。其实,风险不能消灭,只能转移,这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金融机构对付金融风险的基本策略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承担损失。这就好比要摊派一万元费用,如果只摊给一个人,谁都会觉得是个负担;如果摊给一百个人,每人只要一百元;如果摊给一万个人,每人仅一元钱,谁都不会觉得是个负担。问题是,现代金融风险的转移,并非像摊大饼一样越摊越薄。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麻烦,很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像原子弹爆炸那样,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冲击。

      在美国的银行,以房屋为抵押的借款人分两种:一种是合格的借款人,信用纪录良好,无不良嗜好等;另一种是不合格的贷款人,如没有固定工作,经常不能按时缴还信用卡透支款,有不良嗜好等。这样的贷款人在中国的银行是万难获得贷款的,但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就不成问题了。当然,相对于贷给合格借款人的利率,次级贷款的利率更高。相对于根本就不贷给不合格借款人的金融市场,次级借款当然是一种创新,体现了美国金融家的精明和勇气。但是,次级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例不但不能超过一定限度,而且还得有非常钢性的限制条件,即房屋价格必须一直上扬,银行才可以将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相应地,次贷的债券利率也要比合格贷款的债券利率高。如此,这些回报更高的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

      偏偏美国楼市从2006年开始下跌了,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因此放贷机构的钱收不回来,如将抵押的房子没收,就很难说卖不卖得出去,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有价无市。这自然无法弥补原来放贷的损失。由此发行的债券价值当然就急剧下跌。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于是亏损。这种情况下,各银行自然收紧信贷,避免放贷,银行间短期同业拆借利率大涨,资金筹集成本大增。必然的后果是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直接提升了各行业发展所需资金的筹集成本。这就相当于正在正常行驶的经济被猛踩了一脚刹车,立马直奔衰退。

      本书作者特别提到,早在2007年3月12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几家债权人致函新世纪金融公司,通知该公司违约,同时公布了该公司因没有用于发放贷款的头寸,财务出现危机。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股价应声跌至87美分,被证交所正式停牌,公司濒临破产。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美国房地产贷款机构遭受的危机,将招致美国乃至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而情况之所以达到如此恶化地步,还在于金融家们对于利润的贪得无厌,使创新逆转为疯狂的冒险。

      “次级抵押贷款事件”暴发后,冲击波传导到了“次级债券”,又引爆了“次级债危机”的产生和蔓延——这一传导过程,充分展现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风险传递的过程。我们知道,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商业银行注重风险管理,投资银行更重视风险收益。但是,无论是更重视收益还是更重视风险规避,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均衡考量,应始终成为经营管理的深刻内涵。考察两个“次级危机”事件的引爆,无论是“次级抵押贷款”爆炸,还是“次级债券”爆炸,引爆的成因都是来源于金融生态,爆炸后又作用和影响到金融生态的变化。美国人向来引以为傲的金融生态这回是成了引发危机的温床。

      就像是一块被推倒了的多米诺骨牌,美国“次贷危机”大半年来几乎波及了全球各个角落,老牌金融财团连爆巨亏,贝尔斯登谢幕,世界各地股市一次次被搅得骚动不安。根据官方数字,2008年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70.8,是1991年以来的最差记录。当美国人兜里的钱包越来越瘪的时候,或许中国人就要发愁了,因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国,是中国中小企业最大的海外市场。只要美国人缩减国内消费需求,那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就得过一段紧日子了。

      从某种意义上看,“次贷危机”是市场失灵的表现,被认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美国金融体系中的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其咎。美国人究竟怎样改造出一个健康、稳健的金融体系和一个全面强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将是下一篇大文章,而中国人现在所能悟出的至少有如下几条:一是,宏观货币政策在考虑国际货币体系交换与贸易竞争因素的同时,也须平衡本国经济的发展;二是,金融产品和创新要充分顾及宏观货币政策对其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三是,宏观货币政策不能忽略金融产品和创新对其产生的反作用;四是,不管在经济周期高峰还是谷底,风险管理应贯穿始终,风险模型应根据形势的变化迅速更新。

      《次贷危机》

      辛乔利 孙兆东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延伸阅读

      《金融危机真相》

      (美) 戴维·德罗萨 著

      朱剑锋 谢士强 译

      中信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危机场景,一场场牵动世界的金融博弈,使20世纪90年代成了一个充满了危机的年代,成了很多人不愿回想的噩梦。事后各国政府官员则竞相开脱罪责,严词控诉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指责货币投机者。事实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 本书作者详尽分析事发时各国政府的金融政策,着重揭示出国际金融新体系论的种种盲点,有力地证明了政府干预只会使危机恶化而非改善,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管理经济要比监管者那双看得见的笨拙之手好得多。